课件编号16712806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古代数学问题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12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0348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一元,一次方程,实际,应用,代数学,问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古代数学问题 一、填空题 1.我国古代《孙子算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车有几何 意思是”每3人共乘一辆车,最终剩余2辆车;每2人共乘一辆车,最终有9人无车可乘,则车有   辆. 2.《九章算术》中记载这样一道题:今有牛、马、羊食人苗.苗主责之粟七斗、羊主曰;“我羊食半马.”马主日:“我马食半牛.”大意是:现在有一头牛、一匹马、一只羊吃了别人家的禾苗.禾苗的主人要求这些动物的主人共计赔偿七斗粟米.羊的主人说:“我家羊只吃了马吃的禾苗的一半.”马的主人说:“我家马只吃了牛吃的禾苗的一半.”按此说法,羊的主人应当赔偿给禾苗的主人   斗粟米. 3.我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试问大、小和尚各多少人?设大和尚有 人,依题意列方程得   . 4.如图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中的一个问题,其大意为:有一群人分银子,如果每人分七两,则剩余四两;如果每人分九两,则还差八两(注:明代时1斤= 16两,故有“半斤八两”这个成语.则下列设未知数列方程正确的序号是   . ①设这群人人数为x,根据题意得7x- 4=9x+ 8; ②设这群人人数为x,根据题意得7x+ 4= 9x一8; ③设所分银子的数量为x两,根据题意得 = ④设所分银子的数量为x两,根据题意得 = 5.公元前1700年的古埃及纸草书中,记载着一个数学问题:“它的全部,加上它的七分之一,其和等于19.”此问题中“它”的值为   . 6.请你阅读下面的诗句:“栖树一群鸦,鸦数不知数,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诗句中谈到的鸦为    只,树为    棵. 二、选择题 7.古代名著《算学启蒙》中有一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 意思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几天可追上慢马 若设快马x天可追上慢马,则由题意可列方程为(  ) A.240x+150x =12×15 B.240x =150x-12×150 C.240(x-12)=150x+150 D.240x =150x +12×150 8.《九章算术》一书中记载了一道题: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物价各几何?题意是:有若干人一起买鸡,如果每人出9文钱,就多出11文钱;如果每人出6文钱,就相差16文钱.则买鸡的人数和鸡的价钱各是(  ) A.8人,61文 B.9人,70文 C.10人,79文 D.11人,110文 9.在明朝程大位《算法统宗》中,有这样的一首歌谣,叫做浮屠增级歌:“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首古诗描述的这个宝塔,其古称浮屠,本题说它一共有七层宝塔,每层悬挂的红灯数是上一层的2倍,则这个塔顶有(  )盏灯. A.1 B.2 C.3 D.7 10.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是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条,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条,木条剩余l尺,问木条长多少尺?如果设木条长x尺,可列方程为(  ) A.x﹣4.5=2x﹣l B.x+4.5=2x﹣l C.(x﹣4.5)=x+ l D.(x+4.5)=x﹣l 11.《算法统宗》中记载了一个“李白沽酒”的故事,诗云:“今携一壶酒,游春郊外走,逢朋加一倍,入店饮半斗,相逢三处店,饮尽壶中酒.试问能算士,如何知原有.”(注:古代一斗是10升)译文:李白在郊外春游时,做出这样一条约定:遇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