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18187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第2节 土壤的形成课件(共51张PPT)

日期:2024-05-1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28338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PPT,51张,课件,形成,2节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 课标定位 1.成土因素 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及人类活动 2.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的组成 素养阐释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学会如何观察土壤,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2.通过观察身边的土壤,了解土壤剖面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概况,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一、土壤的形成 (一)土壤概况 1.概念: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作用: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 土壤的组成 土壤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四种成分有机地组合而成。 (二)成土因素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其形成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及人类活动等。 1.成土母质 【思考感悟】 土壤与成土母质有何区别与联系 提示:区别: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而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物,不具备肥力。 联系: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2.气候 (1)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2)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 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 气候条件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故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如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内陆干旱地区,由于矿物质淋失速度慢,形成钙质土。另外,土壤的干湿状况,通过蒸发对空气湿度、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3.生物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2)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3)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4.其他因素 (1)地形。 (2)时间。 时间反映的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历史动态过程,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成熟。 二、土壤剖面 1.概念: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土层所构成。 2.土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 问题引领 古代用五色土象征中华大地,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的明代社稷坛,最上层就铺垫着五色土。五种颜色的泥土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为青土,南为红土,西为白土,北为黑土,中为黄土。黑土、黄土和红土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 探究 土壤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结合材料探究: (1)黑土、黄土和红土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在哪里 (2)分析黑土、黄土和红土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提示:(1)黑土———我国东北平原;黄土———我国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红土———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2)黑土———我国东北平原气候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黄土———黄土高原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的缘故。红土———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高温多雨,矿物质的风化作用强烈,分解彻底,易溶于水的矿物质几乎全部流失,只剩氧化铁(红色)等矿物质残留土壤上层,形成红土。 归纳提升 1.成土因素 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自然要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1)成土母质与土壤 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化学成分对土壤质地与化学元素和养分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2)气候与土壤 (3)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①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