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19571

第4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单元综合检测(原卷+解析)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苏科版)

日期:2024-06-0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59068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备课,同步,上册,物理,八年级,解析
    第4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单元综合检测 一、单选题 1.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绿树成荫 B.水面波光粼粼 C.对镜化妆 D.看到海上日出 【答案】D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A. 绿树成荫,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A不符合题意; B. 波光粼粼,是平行光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 对镜化妆,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 清晨,我们看到海平面上刚刚升起的太阳,是由于太阳光经过不均匀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答案】C A.近视眼成像落在视网膜前,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使像落到视网膜上,故A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应用了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故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成像时,物体应位于一倍焦距内,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故C符合题意; D.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会聚到焦点上,从而点燃纸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正确表示了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C 解: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不符合折射规律,故A错误;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分居法线的两侧,而图中两条光线在同侧,故B项错误. 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并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符合折射规律,故C正确; 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而图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4.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答案】D 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9cm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则u>2f,即39cm>2f,解得f<19.5cm。 故选D。 5.一束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 A.逐渐减小 B.不变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答案】C 在光的折射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