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20461

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件(18张PPT)

日期:2024-06-0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49329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纲要,19课,辛亥革命,课件,1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9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110周年 “1911年9月24日,决定中秋节起义(10月6日)。不料,南湖炮队事件突发而至,当局加强了军队管制和人员防范,不得不向后推延起义日期。” 10月9日,革命党人在汉口俄国租界配置炸弹,不慎起火,起义秘密暴露。清政府按照发现的革命党名册,全场搜捕。 10月10日,工程营排长陶启胜查房时,恶声责问士兵金兆龙晚上为何擦枪,是否想造反?战士程正瀛举枪便射。瞬时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不经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 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点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探究:辛亥革命的爆发仅仅出于偶然吗? 清末新政(1901-1911) 清末新政内容 ①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②军事: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 ③经济: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④教育: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处于权威危机的改革中的统治者往往会迅速地变成最真诚的改革者,它对改革的真诚,来源于他对保住权力的真诚。 ———【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通过改革实现自救,挽救清政府统治。 汉族4人 满族9人 其中皇族7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1894年11月 檀香山 兴中会 1905年 同盟会 东京 思想基础:“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20世纪初中国最先进的政治思想和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 民权 民生 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建立独立民族国家。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忽略了反帝问题 忽视了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没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反帝不明确,反封不彻底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间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林觉民《与妻书》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四个省宣布独立 1. 爆发:1911.10.10 武昌起义 南北两个政权对峙 2.政权:1912.1.1 中华民国成立 WHY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袁世凯 施压 进 攻 汉 口 和 汉 阳 政治讹诈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 封 锁 革命党人 立宪派和旧官僚 帝国主义列强 袁世凯 清政府 支持 支持 反清的革命阵营 孙中山被迫发表声明: 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 即举袁为大总统。 ①列强支持袁世凯; ②武力威胁&政治利诱; ③孙中山迫于形势妥协退让 3. 清帝退位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影响: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清帝逊位诏书》(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宣统帝 3岁的溥仪 “我胡里胡涂地做了三年皇帝,又胡里胡涂地退了位。在最后的日子里所发生的事情,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绢擦眼,面前地上的红毡子垫上跪着一个粗胖的老头子,满脸泪痕。我坐在太后的右边,非常纳闷,不明白两个大人为什么哭。这时殿里除了我们三个,别无他人,安静得很,胖老头很响地一边抽缩着鼻子一边说话,说的什么我全不懂。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袁世凯。这是我看见袁世凯惟一的一次,也是袁世凯最后一次见太后。如果别人没有对我说错的话,那么正是在这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