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 考纲解读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1.城市化 标志:城市人口占_____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_____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的意义: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_____;城市化不仅带来了_____的变化,还带来了_____方式、_____方式、_____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不同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发达国家:起步____;水平____;速度趋缓或停滞,出现_____现象。 发展中国家:起步_____;水平_____;速度_____,超过_____;城市发展_____。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利影响:生物圈:影响生物,使生物的多样性_____; 土地资源:工业废渣,特别是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对城市_____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水圈:城市设施影响城市水环境; 大气圈:城市工业废气影响和改变城市气候。 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4.城市化问题 (1) _____ 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煤等所排放的_____;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交通工具排放的_____; 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固体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交通工具、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_____污染;电磁波污染。 (2) _____: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严重浪费;住房减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 (3)增加就业难度,_____人数增多:造成贫困问题、内城_____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5.解决城市化问题途径 (1)建设_____城市,开发_____; (2)改善城市_____条件; (3)保护和治理城市_____。 参考答案 1.总人口 用地 经济发展 聚落形态 生产 生活 价值观念 2.早 高 逆城市化 晚 低 快 发达国家 不合理 3.减少 土地 4.环境质量下降 烟尘 尾气 光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失业 衰落 5.卫星 新区 交通和居住 环境 要点精析 要点一:城市化的标志与动力机制 【高清课堂 城市发展的“两面性”?--认识城市化】 361583 城市化的内涵和本质 1.城市化的标志 在三大标志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最重要的标志。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例题1】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下图是“A、B两个城市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分析A、B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阶段Ⅱ中,A、B城市化处于什么阶段? (2)分析阶段ⅢA、B城市化的特点。 解析:第(1)题,在阶段Ⅱ中,可以明显看出A、B城市面积扩大,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用地,属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郊区城市化。第(2)题,阶段Ⅲ中,A、B两城市连片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城市带。 答案: (1)郊区城市化。 (2)城市沿河流延伸;城市面积不断扩大;A、B城市相连,形成城市带。 规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些大城市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在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的基础上的,再加上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完善,优越的自然风光等吸引了人在城市中面对混浊空气、噪声的大城市居民到乡村、城镇暂住,从而导致逆城市化现象。 【例题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河北省城镇人口比重图”。 (1)河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近10年以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已成为人口净流入城市。简述其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出与1982年之前比较,1982年之后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解析:(1)石家庄、唐山、秦皇岛这三个地区,交通便利,距离北京较近,靠近市场,另外石家庄市河北省会,唐山是重工业基地,秦皇岛是重要港口,环境优美,这些因素使得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快速,能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