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722729

第08讲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复习与巩固 高中地理必修二(含答案)

日期:2025-11-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2次 大小:11430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答案,必修,地理,巩固,复习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复习与巩固 1、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1. 了解城市外部形态特点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区和地域结构的关系。 2. 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以及城市发展和地域结构的变化。 3. 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4.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城市化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应对措施。 知识经纬 二、要点精析 关键词:城市 城市化 功能分区 城市结构 (一)聚落的形成 1.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 乡村: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 分类 城市: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成的。 乡村和城市最本质的差别在于———人口的构成主体不同 2.乡村的形成 形成: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形成乡村聚落。 演变:半固定的棚舍,后逐渐稳定下来,规模范围逐渐扩大。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呈圆形或不规划的多边形 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伸展,平面形态多呈带状 (二)影响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 1.地形与城市区位 ①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②山区城市一般沿河谷或开阔低地分布;③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城市主要 实例: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美国三大城市带位于平原上。 分布在平原 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热带城市 实例: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分布在高原 原因: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2.气候与城市区位 城市分布在气温和降水适中的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我国特大城市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雨林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 3.河流与城市区位 原因: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 沿河城市区位 河流汇合处: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汉水、嘉陵江与长江干流汇合处 河口处:上海、广州等 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最大处、河心岛等处。如伯尔尼、巴黎、波士顿 (三)影响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工业革命后,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新兴的工业城市。 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 世界 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阿伯丁 金矿开采兴起城市:约翰内斯堡 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 中国 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庆、玉门 煤炭工业城市:大同、鹤岗、抚顺、开滦 2.交通与城市区位 城市分布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等已成为分布的基本趋势。 古代城市:南方多位于河流汇合处,北方多位于大道汇合处,如邯郸 现代城市:铁路公路沿线形成城市。铁路枢纽兴起城市如石家庄、郑州、蚌埠、宝鸡,株洲有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通过,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交通线变化对城市发展分布的影响:京杭运河的开凿通航和南北方贸易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得到发展,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济宁发展缓慢。 3.政治、军事、宗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