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2973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34958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我国,干旱,洪涝,寒潮,台风
  • cover
课件72张PPT。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分析干旱灾害与干旱的区别。气候意义上的干旱,是指蒸发量比降水量大得多的一种气候现象,但它不一定会造成灾害,主要用于大范围的气候区划。 干旱灾害则是指某一具体时段内的降水量比常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少而对农业生产产生了灾害的干旱。 ?干旱灾害多与干旱气候直接相关,但干旱灾害仅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吗?干旱灾害不仅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发生,在湿润、半湿润气候区也有干旱灾害发生,并且由于那里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受到偶发性干旱的影响时,就会形成重大的灾情,是我国旱灾严重的地区。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1.主要特征:资料1: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干旱次数占干旱和洪涝总次数的56%。①出现次数多资料2:在我国历史上,干旱连年出现是正常的,例如北京地区在1470-1949年间发生干旱170次,其中115次是连年发生的。1637-1643年和1939-1945年干旱竟持续7年之久。1949年以后,干旱仍有连年发生的现象,如长江中下游地区1858-1961年连续4年干旱,农业减产;1966-1968连续3年干旱;1951-1980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和伏秋连旱的年份有14次。②持续时间长1.主要特征:资料3:1928-1929年陕西大旱,全境940万人中受灾死亡达250万人。解放后对旱灾虽有一定控制,但仍不断发生。1951-1988年平均每年受旱农田面积约3亿亩(1亩=666.6平方米),近30年因旱灾损失粮食1532.1亿公斤,占全国粮食损失总量的50%。③影响范围广1.主要特征:【阅读分析】阅读下列资料,总结我国干旱 灾害的基本特征、地区分布和形成原因。资料l:1981--2001年全国农业受灾面积波动情况图。 干旱总趋势为上升状态 阴山与秦岭间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西部;南岭以南的广东与福建南部、云南及四川南部;湘赣南部;吉林省和黑龙江南部;华北旱灾区:华南和西南旱灾区:长江中下游旱灾区: 东北旱灾区:找出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2.形成原因: 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 是干旱的根本原因 2.形成原因:(1)降水:2.形成原因:(1)降水: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1)降水: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长江以南: 华北、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2.形成原因:(1)降水: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长江以南: 华北、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2.形成原因:伏旱为主 (1)降水: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长江以南: 华北、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2.形成原因:伏旱为主 春旱为主,春夏连旱 (1)降水: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长江以南: 华北、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2.形成原因:伏旱为主 春旱为主,春夏连旱 冬春连旱为主 (2)水资源方面因素: 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水土资源时空不平衡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3)社会经济:(3)社会经济:①农业活动--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农田需水量大,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受春旱威胁面积扩大(3)社会经济:①农业活动②工业活动—工业发展,用水量大,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③人口增加②工业活动①农业活动(3)社会经济:【探究活动】 阅读 “我国代表性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回答问题: 城市名 4—5月 7—8月 全年 齐齐哈尔 0.43 0.21 0.14 北京 0.54 0.31 0.26 延安 0.44 0.31 0.18 开封 0.47 0.35 0.20 苏州 0.27 0.38 0.16 南昌 0.26 0.43 0.16 汉口 0.27 0.56 0.191. 表中降水相对变率的大小说明什么问题? 2.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 3.我国江南丘陵哪一个季节易出现干旱?【点拨】 1.降水相对变率越大,说明降水的年际变化越大,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大;降水相对变率越小,说明降水的年际变化越小,发生干旱的几率越小。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