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39804

专题4 文言文阅读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宁夏专用)(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606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文言文,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
  • cover
专题4 文言文阅读-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一、对比阅读 (2023·宁夏吴忠·统考模拟预测)【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课文《<庄子>二则》) 【乙】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节选自《列子·汤问》)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怒而飞 ②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③伯益知而名之 ④夷坚闻而志之 2.翻译下列句子。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 3.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 有 鱼 焉 其 广 数 千 里 其 长 称 焉 其 名 为 鲲 4.【甲】文中《齐谐》之言的引用和【乙】文中大禹、伯益、夷坚等人做法的引入分别有何妙处?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 (2023·宁夏吴忠·统考二模)【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诸军初至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曰:“贼众方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从之。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孔坦曰:“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已而果然。侃使庚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 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又何间焉( ) ②小信未孚( ) ③小大之狱( ) ④侃从之( ) 6.翻译下列句子。 (1)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 7.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 贼 众 方 盛 难 与 争 锋 当 以 岁 月 智 计 破 之 8.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2023·宁夏石嘴山·统考二模)【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文人达士,多喜言游。游,未易言也:无出尘之胸襟,不能赏会山水;无济胜之支体,不能搜剔①幽秘;无闲旷之岁月,不能乘性逍遥;近游不广,浅游不奇,便游不畅,群游不久。自非置身物外,弃绝百事,而孤行其意,虽游犹弗游也。 …… 途穷不忧,行误不悔。暝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节选自潘耒《徐霞客游记序》) 注释:①搜剔:搜寻。 9.解释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