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47997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案 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日期:2024-06-1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6次 大小:315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案,2023-2024
  • cover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案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与联系,准确理解实践的含义与特点。 2.通过了解人的认识的来源,区分获得认识的途径,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3.结合理论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从四个方面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自觉树立并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新知导学】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 (1)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____。 (2)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及其关系 ①阶段:感性认识和____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②表现形式: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____三种形式。 ③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____,理性认识是认识的____,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____、____,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想一想:请各举两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例子。 2.实践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____的____活动。 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想一想:蜘蛛织网、燕子筑巢、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不是实践活动? ②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改造自然的____、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________等。 (3)特点 ①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____、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具有____。 ②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____的活动。 议一议: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因而盲目的实践是不是不存在?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___ 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____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__ 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____ 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____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____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____ 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实践是认识的___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____才是认识的目的 议一议: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认识也推动实践的发展。这一观点对吗? 【阅读导思】 环节一: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材料: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2022年营收3.57万亿元,是根据《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承担着保障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构建能源互联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国家电网取得的巨大成就,不是某个人、某些人的功劳,而是整个国家电网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经历多次变化,到1993年成立电力工业部,2017年,名称变更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年与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公司发展史上首次有了司歌和司徽。 对“最低调的国企巨无霸”的认识从何而来? 结合材料,谈谈实践有哪些特点。 环节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材料1:国家电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