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48994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同步练习(2课时,2份,含解析)

日期:2024-06-12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15999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建设,美丽,中国,同步,练习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2课时 共筑生命家园 1.(2022湖南湘潭中考)暮春时节,沿着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依山而建的游道行走,花香扑鼻,景色宜人。如果不是看到路旁宣传栏的介绍,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乌黑一片、污水横流的废弃矿山。原湘潭锰矿地区脱胎换骨的变化得益于我国 (  ) ①坚持和贯彻了新的发展理念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已消除 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22湖北武汉中考)碳中和要求人们通过种植树木、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为此,武汉市政府将嵩阳山、将军山列入首批碳中和林地。据测算,这两片碳中和林,未来30年可吸收约3万吨碳排放。这体现了 (  ) 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②走绿色发展之路,应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③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力就是改善生态环境 ④建设生态文明,应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2山东滨州中考)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3月30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①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②植树造林有利于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③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④加强森林和草原建设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2023安徽六安期中)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做好垃圾分类利国利民。生活中,垃圾分类虽是小“事”,却不是“易事”。为了做好这件“小事”,公民应该 (  ) ①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②强化监督检查,处罚乱放垃圾的行为 ③树立环保意识,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④养成良好习惯,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2湖北黄冈中考)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主火炬在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微火”方式。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八成以上交通用车为新能源车辆、造雪融化的雪水经净化处理后实现再利用……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中国向世界传递了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 ②中国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已建成美丽中国 ③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我国积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2023福建福州期末)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中,超低能耗黑科技处处可见。从雪场引水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环保型制冷剂制冰,再到100%使用光伏、风电等绿色电能,绿色冬奥铺就美丽中国底色。这体现了 (  ) A.我国落实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 B.我国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 C.我国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之路 D.绿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7.(2023福建福州期末)应对气候变化,要推动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走低碳发展之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 (  ) ①做好垃圾分类 ②少用一次性制品 ③尽量使用流水 ④争当学习标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1江苏南京中考)为应对气候变暖,中国向世界承诺:我国将在2030年前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碳达峰即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将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实现上述承诺 ②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造福人类 ③促进发展要把建设生态文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