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54941

专题复习8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综合训练--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含答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320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复习,专题,一轮,历史,2019,统编
  • cover
专题复习8: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明初开展茶马互市后,私茶问题严重,明政府制作金牌信符,下发西宁州等地的各部族,作为茶马交易的特许权凭证,以获得紧缺的马匹。这些措施( ) A.改变了当地饮食习惯 B.冲击了抑商政策 C.旨在复兴古丝绸之路 D.有利于稳定边疆 2.雍正时期,有记录的(皇帝)引见文官共计5 730人,这些官员的去向如下表。表中信息表明( ) 雍正时期引见文官去向统计表 项目 单向任职 双向任职 京官 地方官 由地方官到京官 由京官到地方官 多次双向流动 人数 374人 4 346人 171人 780人 59人 A.京官文化素质更高 B.皇帝重视地方治理 C.官员流动性较缺乏 D.注重官员基层经历 3.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之时,清朝有一些加强东北边防、设立中俄界碑、绘制实测舆图等边界观念。之后,议政王大臣等将中俄平等的划界订约修饰成清朝对俄国的一种恩惠;乾隆帝要求沙皇对其臣服,对俄政策重回“朝贡礼”路线。这表明( ) A.传统边界因中俄订约划界而动摇 B.天下观念的持续稳固与强化 C.中国近代国界观念的形成受制约 D.清朝疆土频遭割让藩属丧失 4.针对臣下与缅甸往来文书中有劝缅甸“归汉”的措辞,乾隆帝指出:“传谕外夷立言亦自有体,乃其中有数应‘归汉’一语,实属舛谬。夫对远人颂述朝廷,或称‘天朝’,或称‘中国’,乃一定之理。况我国家中外一统,即蛮荒亦无不知大清声教,何忽撰此‘归汉’不经之语,妄行宣示,悖诞已极。”这一言论体现了( ) A.大一统国家认同意识 B.对外政策的开明开放 C.强烈的尊卑等级观念 D.中缅关系的平等融洽 5.据统计,在清朝前期的100多年中,顺治十二年(1655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实行比较严格的海禁,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实行部分地区的海禁,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后,西方各国“在广州收泊贸易”,南洋地区的国家到闽、浙、江海关贸易。这反映了清朝前期( ) A.闭关政策受政治环境的影响 B.对外贸易基本处于开放状态 C.外来侵略左右政府贸易政策 D.政府对海禁的执行较为不力 6.永乐七年(1409年),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朱棣敕谕:“四方海外诸番王及头目人等: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体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若有摅诚来朝,咸锡皆赏。故兹敕谕,悉使闻知。”这表明明政府( ) A.固守宗藩体制 B.扩展海洋的政治愿望 C.强化海禁政策 D.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7.明朝为防范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地区人民的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联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的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材料表明当时( )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 B.倭患隔断了中外商品贸易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 D.政策转变促成倭患的解决 8.下表是明代史籍对甘肃镇(今河西走廊)的不同记述。据下表,明代设置“甘肃镇”是为了(  ) 记述 出处 (甘肃镇)夹以一线之路,孤悬两千里,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虏 《九边图考》 (甘肃镇)关乎全陕之动静,系夫云晋之安危 《肃镇志》 A.调整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B.管控国家安全战略重地 C.维持陆上丝绸之路畅通 D.强化各民族的国家认同 9.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 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 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10.“此职之设,对于巩固西北边防,抵抗沙俄侵略,稳定社会秩序,防止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曾发挥了重大作用。”材料中的“此职”指的是(  ) A.台湾府 B.驻藏大臣 C.伊犁将军 D.理藩院 11.乾隆帝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