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信息技术3.2标识与定位技术 课题 标识与定位技术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学科。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理念已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全面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教材以提高全体学生信息素养、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数字化创新精神,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明确任务、确立目标、分析任务。在探究过程中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用的小技巧,适时点拨关键操作。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养成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增强对信息资源的敏感性、判断力、保护意识和利用能力。2、计算思维:学习更好地设计算法、优化系统、提高定位精度以及解决与定位相关的问题。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提高个人的技能水平、推动技术进步以及拓展标识与定位技术的应用领域。4、信息社会责任:在使用和开发这些技术时,应充分考虑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确保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 一、体验条形码识别技术二、认识REID标识技术三、认识定位技术 难点 掌握定位技术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马宁发现爸爸的智能手环功能很强大。在超市付款时,爸爸用智能手环显示支付二维码,售货员只要用扫码枪轻轻一扫,就完成了交易。爸爸在单位还可以用智能手环开门,只要将智能手环靠近门禁刷卡的感应区“滴”的一声,门就会打开。有一次,爸爸的智能手环找不到了。他用与智能手环绑定的App查找到手环的位置,顺利地把它找了回来。对于这些,马宁感觉很好奇,智能手环的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本节,我们通过分析智能手环的标识与定位功能,学习物联网感知层的关键技术一标识与定位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商品流通、物流管理、智能控制、实时监测和控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标识与定位技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常见的标识与定位技术有条形码标识、RFID射频标识、GPS定位等。 观看视频了解标识和定位技术 帮助学生理解标识和定位技术的含义,引入课堂 讲授新课 一、体验条形码识别技术1.条形码识别技术的定义:(1)条形码识别技术是为解决数据录入问题而产生的,它是比较“古老”的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当使用专门的条形码识别设备(如条形码扫描器,也称为扫码枪)扫描这些条形码时,条形码中包含的信息就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2)如图3.2.1所示的一维条形码,能承载信息量约几十位二进制的数据:二维码更复杂,可以承载更大的信息量。练一练:1.请同学们使用条形码识别设备,扫描身边物品的一维条形码或二维码。说一说,扫描后分别获得了哪些信息。2.一维条形码:(1) 人们通常将“一维条形码”简称为“条码”。将条码转化为相应的信息,需要经过扫描和译码两个步骤。当条形码扫描器发出的光经过条码反射后白色条纹反射可见光,黑色条纹则不反射可见光,由此识别出信号“0”和“1”,然后根据对应的编码规则即可将条码翻译(转化)为相应的数字与字符信息。(2)条码可以用来标识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名称、生产日期和类别等多种信息,因而在产品制造、商品流通、邮政管理、图书管理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图3.2.2所示的条码包含了前缀码、厂商识别代码、产品项目代码与校验码等信息。3.二维条形码:(1)二维条形码又简称为“二维码”。随着条形码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大,对条形码技术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希望条形码能够在较小的面积上承载更多的信息,于是二维码就应运而生了。(2)由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