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59086

四川省各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分层汇编-15选择题(中档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4864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四川省,中档,选择,汇编,各市,分层
  • cover
四川省各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分层汇编-15选择题(中档题)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2小题) 1.(2023 内江)如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灼烧闻气味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将磁铁靠近混合物 C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D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2.(2023 广安)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NaOH、NaCl、CuSO4三种白色固体 水 B 鉴别NH4Cl、KCl、KNO3三种化学肥料 熟石灰 C 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Cl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后过滤 D 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 A.A B.B C.C D.D 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共3小题) 3.(2023 内江)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乙的溶液中获得晶体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4.(2023 广安)X、Y、Z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 B.t2℃时,将20gX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 C.t3℃时,将100g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可析出20g晶体 D.t1℃时,分别将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Y>Z>X 5.(2023 宜宾)晾晒海水制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利用该工艺可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利用了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C.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0% D.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除去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杂质 三.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共1小题) 6.(2023 广安)我国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随手关灯 B.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低碳”出行 D.露天焚烧垃圾 四.碱的化学性质(共3小题) 7.(2023 遂宁)遂宁某中学举办“理科节”主题活动,杨阳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多变的气球”。雅菲用所学知识选择下表4组物质设计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推测气球变化的现象并分析原理(假设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变化),现象推测和原理分析都正确的个数有(  ) 物质m 物质n 现象推测 原理分析 ① 稀硫酸 锌粉 逐渐鼓起并保持 Zn+H2SO4═ZnSO4+H2↑反应产生气体,内压保持不变 ② 水 硝酸铵固体 逐渐变瘪并保持 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内压减小并保持 ③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 逐渐变瘪并保持 2NaOH+CO2═Na2CO3+H2O反应消耗气体,内压减小并保持 ④ 水 生石灰 逐渐鼓起,慢慢恢复 CaO+H2O═Ca(OH)2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结束一段时间后恢复常温,内压先增大后恢复 A.1 B.2 C.3 D.4 8.(2023 乐山)已知20℃时,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碳酸钠在酒精中几乎不溶解。20℃时,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微型实验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软塑料瓶,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玻璃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B.小玻璃瓶中有NaOH固体析出 C.应及时关闭止水夹防止小玻璃瓶中的液体倒吸 D.实验结束后,将小玻璃瓶中的物质倒入足量水中,无固体剩余 9.(2023 宜宾)如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