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59715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练习及单元培优练习(沪科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51078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同步,培优,单元,学期,物理上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原卷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旁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2.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该实验是为了说明(  ) A.液体能够传声 B.装水的容器能够传声 C.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D.水也可以作为声源 4.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的信息,下列判断中是错误的是(  ) 介质 v/(m/s) 介质 v/(m/s)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至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A.声速大小可能跟温度有关 B.声速大小可能跟介质及介质的状态有关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 D.真空中声速是0m/s 5.如图是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在太空活动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声音传播速度太快 B.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 C.太空中航天员声带振动慢 D.太空中使用通讯设备是为了方便 6.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 B.超声波具有能量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 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 7.某人在一根较长的装满水的钢管的一头敲一下,另一人在水管的另一头能听到三次响声,这三次响声传播的介质顺序是(  ) A.空气、水、钢管 B.水、空气、钢管 C.钢管、水、空气 D.钢管、空气、水 8.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气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这种研究方法叫实验推理法,又叫理想实验法. 10.在长 1360m 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 (选填“金属管”或“空气”) 传来的,若两次响声相隔3.5s,已知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声音在该金属中传播的速度为 m/s 11.科学工作者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为,则海底该处距海面的深度为 ,这种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12.如图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小锤敲打右侧的音叉,我们能听到右侧音叉发出声音,同时乒乓球被弹开。如果把这个实验由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去完成,则乒乓球 (填“会”或“不会”)被弹开,我们 (填选“能”或“不能”)听到声音,理由是 。 13.如图所示的“真空铃实验”中,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会发现听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选 (填“大”、“小”),由此推断可得出的结论 。实验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推理法”)。 14.夏天下暴雨前,往往电闪雷鸣,雷声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