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节课题 3.1 电阻的串并联 课时 2节 教 学 目 的 掌握:1.串并联的连接方法及其特点 2.串并联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串并联的特点及其应用 难点: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和并联电阻的分流作用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综合学生实际,适当处理教材,因材施教,讲解问题时力求清晰明了,注意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尽可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教具及参考书 1.《电工基础》 李梅主编 机械工业-出卷网- 2.《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王兆义主编 高等教育-出卷网- 3.《电工基础》 谭恩鼎主编 高等教育-出卷网- 4.《电工基础》 薛涛主编 高等教育-出卷网- 作业 P76 3-3-1 课 后 小 结 1.电阻的连接方法有:串联连接、并联连接、混联连接和复杂连接。 2.各种连接方法的接法、特点。 3.串联电阻有限流、分压作用,并联电阻有分流作用。 4.串联电阻可以扩大电压表的量程,并联电阻可以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5.串联电阻可以制成分压器。 6.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均采用负载并联的运行方式 教学内容 3.1 电阻的串并联 教学目的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相关计算 技能要求 掌握: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及其测量 教学内容 3.1.1 电阻的串联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首尾依次相接,这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如图3-2所示。 图3-2 电阻的串联 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总电阻的表达式为 (2)各电阻中通过的是同一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电流为 (3)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的分电压之和 总电压的表达式为 (4)串联电路具有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各电阻上的电压与电阻的阻值成正比,阻值越大,所分得的电压也越大,各电阻上分得的电压为 (3-4) 利用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可以做成电阻分压器。 教学内容 2.活学活用 案例1 将电流表改为电压表 案例内容 有一个电流表头(如图3-4a所示),内阻R0=1000Ω,满偏电流I0=0.1mA(即满偏电压为0.1V)。现将它改装成量程U=10V的电压表,怎样改装。 案例分析 根据串联电路具有分压作用的特点,在表头上串联一个合适的分压电阻,即可将电流表改装成一块电压表。改装电路如图3-4b所示。 a) b) 图3-4 扩大电压表量程 a) 电流表头 b)改装等效电路 根据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有 R = RO + RX kΩ RX = R - RO =100 kΩ- 1kΩ=99 kΩ 在表头上串联一个99kΩ的电阻,即可将表头改装为一只10V量程的电压表。 教学内容 案例2 可调电阻原理分析 案例叙述:在电工和电子电路中,为了使电压连续可调,需要一种可调整阻值大小的电阻器。 案例分析:根据电阻的分压原理,如果用一可移动的金属触点在电阻体上滑动,就可以改变电阻的阻值,相应的可以改变动触点到两个端点的电压值。 图3-5 可调电阻外形 a) 带手柄的可调电阻 b)微型可调电阻 c)等效电路 图3-5a、b是可调电阻的外形,图3-5c是等效电路图。图中a、c两点为可调电阻的端点,b为动触点。从等效电路中可见,当将动触点向上移动,a-b之间的电阻减小,b-c之间的电阻增加。相应的如果在a-c之间加上电压U1,则动触点向上移动时,U2电压增加;反之,U2电压下降。 由于改变可调电阻的动触点可以改变动触点到参考点的电位,因此又将带手柄的可调电阻称为电位器。 教学内容 案例3 利用电阻串联降压限流 案例叙述:图3-6是电阻串联电路,分析其工作原理。 图3-6 电阻串联电路 a)电阻与指示灯串联 b)电阻与发光二极管串联 c)电阻在高压电路中串联 案例分析:图3-6a是指示灯电路(指示灯可等效为一个电阻),为了限制指示灯中电流,根据串联分压原理,通过串联电阻分压,使加在指示灯上的电压U2为合适值,使指示灯正常发光。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