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762078

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机工版·第2版) 8.1 谐波的概念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1 科目: 类型: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3481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职,教案,概念,谐波,2版,机工
  • cover
章节课题 8-1 谐波的概念 课时 2节 教 学 目 的 1. 熟练掌握:单方向脉动周期电量的分解方法。 2. 正确理解:理解非正弦周期电量谐波的概念。 3. 一般了解:非正弦周期电量。 重点难点 重点:谐波的概念以及单方向脉动周期电量的分解方法 难点:单方向脉动周期电量的分解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综合学生实际,适当处理教材,因材施教,讲解问题时力求清晰明了,注意引导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尽可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教具及参考书 1.《电工基础》 李梅主编 机械工业-出卷网- 2.《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王兆义主编 高等教育-出卷网- 3.《电工基础》 谭恩鼎主编 高等教育-出卷网- 4.《电工基础》 薛涛主编 高等教育-出卷网- 作业 P223 1 2 课 后 小 结 1.任何一个非正弦周期电量,都可以看作是由多个正弦周期电量相叠加的结果。 2.单方向脉动周期电量含有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而交流周期电量只含有正弦交流分量而不含有直流分量。非正弦周期电量的谐波频率越高,其幅度越小。 3.非正弦电量的波形和正弦电量的波形差别越大,这个非正弦电量的谐波越丰富,在电路中占用的频带越宽 教学内容 8-1 谐波的概念 教学目的 掌握:单方向脉动周期电量的分解方法。 理解:理解非正弦周期电量谐波的概念。 了解:非正弦周期电量。 技能要求 掌握:单方向脉动周期电量的分解方法。 教学内容 8-1 谐波的概念 8.1.1 谐波的产生 教学内容 8.2 谐波的分解 1.单方向脉动周期电量的分解 图8-3a 是一个单向半波整流电压波形,它在一个周期内只有半个正弦波形,是一个单方向脉动周期电量。它可以分解为直流分量(图8-3b)和一系列正弦交流分量(图8-3c、d、e)相叠加。其中直流分量是半波整流电压波形的平均值(凡是单方向流动的周期电量,都含有直流分量)。图8-3c称为基波,它的频率和单方向脉动周期电量的频率相同,幅度也最大;其余称为高次谐波,高次谐波的规律是:电压的频率越来越高,幅度越来越小。 如图8-3e是4次谐波,频率是基波的4倍,它的幅度已下降到。而6次谐波的幅度仅为,在图中已经表示不出来了。由此可见,虽然一个非正弦波可以分解为无穷多项正弦量相叠加,但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后的前几项。 由图7- 17可见,由于负载对称,各相阻抗相等、性质相同,因此各相负载电流也是对称的,即 I UV = I V W = I WU φU = φV = φW 按图7- 17中给出的电流参考方向,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写出线电流和相电流瞬时值关系式为 iU = iUV-iWU iV = iVW-iUV iW = iWU-iVW 根据瞬时值关系式可写出矢量表达式为 以线电压为参考矢量,假设负载对称并为感性,作电流矢量图。因为负载上的相电压就是电源的线电压,又已知负载为感性,即各相电流落后相电压(即电源线电压)相位φ。又根据线电流的矢量表达式: , , 作出矢量图如图7-18所示。从图中可见,由于3个相电流分别落后相电压相位φ,因此3个相电流也是互差120o的对称矢量。而3个线电流分别落后3个相电流相位30o,在数值上线电流是相电流的 倍,即IL IP 教学目的 掌握:二极管的基本特性;二极管和三极管器件的外形和电路符号;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和主要参数。 了解: 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结构,场效应管的分类。 技能要求 掌握: 万用表判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质量和电极的方法。 了解: 场效应管的保存、取用、焊接的操作要领。 教学内容 1.1 晶体二极管 1.1.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 什么是半导体 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非导体之间的物质(如硅和锗)。与导体和绝缘体具有能或不能传导电流那样非常明显的性质相比,半导体的导电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