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67177

8.3《琵琶行(并序)》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6-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32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琵琶行(并序),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高中
  • cover
《琵琶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2、 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过程与方法: 3、 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4、 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 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早读教师放录音范读,学生熟读、预习这首诗) 一、导入 清代诗人张维屏曾作过这样一首诗:“枫叶荻花何处寻,江州城外柳阴阴;开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这曲琵琶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以至让诗人发出如此感慨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板书:题目,作者)。 二、识其文 品鉴音乐魅力、领悟深沉感情都需要我们细细体味,让我们这节课通过“识其文、品其声、悟其情”这三步,一起去体味这首诗的韵味。下面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朗读一遍全诗,注意三个要求:1、读准字音2、把不理解的词义画出来3、把握文章内容。 (学生读、划) (一)读完文章,同学们有不理解的字音和词义吗?下面请小组成员互相解决不明白的字音、词义,互相解答。再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共同解答。同学们如果没有疑问,老师就得考考大家了。 【字音】(单读、纠正、齐读) 湓浦口 贾人 霓裳 虾蟆 转徙 钿头 呕哑 嘲哳 【释义】(两位学生解释) 左迁: 使快弹数曲: 梦啼妆泪红阑干: 秋月春风等闲度: (二)通完文意之后,我想问问大家,这首诗歌讲了个怎样的故事? 明确:在清冷的浔阳秋夜,诗人江头送客,忽然听见琵琶声,继而移船相近,摆下酒宴,邀请琵琶女弹奏琵琶曲,曲声起伏变化似乎诉说出琵琶女的悲伤,曲罢琵琶女于是向诗人倾诉身世之苦,诗人联想起自己惨遭贬谪,感到同病相怜,为其重新填词再作《琵琶行》,琵琶女再次弹奏,诗人重闻琵琶青衫湿。 (三)你对这个故事最初的感受是怎样的?(凄凉的、悲凉的) 那你觉得是什么触动了诗人心中的悲伤呢?(琵琶声) 那么诗人是怎样通过琵琶声传达心中悲伤的呢?让我们再读诗歌,品鉴音乐魅力。 三、品其声 正所谓声音无形、摹声最难,而本诗的音乐描写历来被无数文人墨客赞叹,清人方扶南更把它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这一曲琵琶为何如此动人?诗人是怎样“摹写声音”的呢?请同学们找出最有特色的音乐描写来鉴赏,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注意鉴赏的一般环节:内容+手法+效果。(小组讨论) 展示:(请同学们勇敢地站起来,表达你的看法。最先起来说的你的见解肯定是最独到的。)(诵读评价:语速、语调、感情) 1、比喻 A、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C、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D、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E、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正当乐曲激昂高亢之时,四弦齐鸣,收拨一画,干脆有利,戛然而止,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余音绕梁之感) 2、叠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增强韵律感和音乐美)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1)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四弦一声如裂帛。(如前分析) 2)侧面烘托: A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景物描写,听者听得入迷了,琵琶曲已结束,而听众仍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影着的一轮明月和袅袅的琵琶声) B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