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76263

近代物理 专练——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5834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物理,近代,专练,2024届,高考,一轮
  • cover
近代物理 专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题5分,共80分) 1.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甲所示,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频率不同的大量光子,这些光子照射到图乙电路中光电管的阴极K上,仅有1种频率的光子可以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则光电管阴极K金属材料的逸出功可能为( ) A.12.2eV B.11.9eV C.10.5eV D.9.8eV 2.图甲是探究“光电效应”实验的电路图,光电管遏止电压随入射光频率ν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射光的频率ν不同,遏止电压相同 B.入射光的频率ν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图像的斜率相同 C.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电压增大到一定数值时,电流计将达到饱和电流 D.只要入射光的光照强度相同,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一定相同 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发生了光电效应;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1.5V时,电流表示数为零,则( ) A.改用光子能量为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C.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 D.电键S断开后,无论怎么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电流表G的示数总为零 4.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 B.光的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 C.能量越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 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的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 5.1927年戴维孙和G·P·汤姆孙分别用电子束射向晶体得到如图所示的图样,从而证实了( ) A.电子的波动性 B.电子的粒子性 C.光的波动性 D.光的粒子性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轨道,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 C.从到,共发生7次α衰变和3次β衰变 D.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7.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图2:铀核裂变中放出新的中子又引起新的裂变,形成链式反应 C.图3: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但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是连续的 D.图4: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核均匀分布在原子内的结构模型 8.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卢瑟福就是杰出代表之一。关于卢瑟福在物理学上的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的量子化,并且发现了中子 B.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核反应方程为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核的结构模型 D.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发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9.图甲为氢原子能级图,图乙为氢原子的光谱,、、、是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其中谱线是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产生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四条谱线中,谱线光子频率最大 B.氢原子的发射光谱属于连续光谱 C.用能量为3.5eV的光子照射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氢原子不发生电离 D.若、、、中只有一种光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那一定是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可以再分 C.属于核裂变反应 D.黑体辐射的实验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 11.宇宙射线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作用会产生中子,中子与大气中的氮14会产生以下核反应:,产生的能自发进行β衰变,其半衰期为5730年,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