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3地球上的水与水循环、水资源 2023年初升高地理衔接 第二部分 认识地球 课标对比 01 新旧衔接 02 典例试做 03 目录 CONTANTS 课标对比 01 课标对比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水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结合实例,说出海洋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初中 高中 课标解读 初中对水圈突出在认识世界和中国的河湖特征,以及认识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如何合理使用水资源等方面。 高中对水圈一方面突出水圈运动的过程和原理,即水循环与水平衡,而按照课标指导意见,水循环从小学科学课就开始安排,因此对学生而言本部分重在探讨水循环的意义及各环节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也着重强调了海水的性质和海水运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新旧衔接 02 初中关于水圈的相关内容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海洋与陆地、河流与湖泊 知识回顾 1.世界海陆分布状况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陆半球 (陆47.3%海52.7%) 水半球 (陆9.5%海90.5%) 以地球上任意一个点为中心看地球,都是海洋大于陆地 初中关于水圈的相关内容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海洋与陆地、河流与湖泊 知识回顾 2.水资源 陆地水水量虽然只占全球水数量的3.469%,但是它供应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 陆地水包括冰川水(主体),地下水,永冻土底冰,湖泊水,土壤水,沼泽水,河水,生物水。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只占全球总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 我国水资源现状 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 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冬春降水少。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兴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三峡水利枢纽 南水北调穿黄工程 南水北调 ①东线工程: 利用京杭大运河,北达山东与天津; ②中线工程: 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开挖渠道,自流北上; ②西线工程: 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初中关于水圈的相关内容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海洋与陆地、河流与湖泊 知识回顾 3.河流与湖泊 长江-概况 长江-上游水能开发 上游 中游 下游 长江上游水量丰富,落差大,是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段。 长江-中下游洪涝多发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洪涝多发 试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洪涝多发的原因。 夏季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 中游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影响泄洪 围湖造田,湖泊的蓄洪能力减弱 试提出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 加固堤防 修建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 重点治理荆江河段 生态措施: 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工程 退耕还湖、退耕还林、水土保持 长江-黄金水道 试分析长江有“黄金水道”称誉的原因。 长江是中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目前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约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 ①地处湿润地区,流域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流量大;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速较慢,江宽水深; ③无结冰期;通航里程长 ④长江流域人口密集,城镇众多, 工农业经济发达,运输大; ⑤长江与其它交通线交织成网,便于联系东西、南北的交通。 黄河-概况 黄河-中下游水患 水患原因: ①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自然原因:地形、土壤、植被、降水等因素;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