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81384

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20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346369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纲要,视频,PPT,20张,课件,文化
    (课件网) 1768年 乾隆年间 从王贞仪看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纲要上 第四单元 第15课 一、 金陵女史: 社会经济的发展 字德卿,号金陵女史,出生于江宁府上元县(江苏南京),祖籍安徽天长县。 ———引自陶诗雨:《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研究》 1768年出生,王贞仪成长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 1.农业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入中国。值闽中饥旱,……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 ———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结合教材内容“地主谭晓成功致富”和材料,分析农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新的农作物品种传入、推广 粮食总产量、土地利用率提高 经济作物比重增大 2.手工业 结合教材内容和材料,分析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清《丝织工场图》局部 描绘苏州丝织工场雇佣劳动的情况,每天清晨有大批纺织工人聚在桥头等待工场主雇用。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产,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 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出现了手工工场 使用雇佣劳动进行大规模生产 出现了 新的经营方式 3.工商业 结合教材内容和材料,分析工商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安徽),江北则推山右(山西)。 ———谢肇淛:《五杂俎》 工商业阶层壮大 商业资本聚集,出现地域性商帮 清《盛世滋生图》(苏州) 此图为清朝人徐扬所绘,反映了清朝中期苏州商业的繁荣景象。 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经济繁荣 城市功能凸显,兴起工商业市镇 二、 “贯通中西”: ———社会文化发展 和祖母学诗作文,“九岁家祖母命之学诗”,“又谓九岁通十三经,长览二十三史。” ———[清]钱仪吉.衍石斋记事稿·卷三术算简存序[M].清道光刻咸丰増修光绪钱彝甫刻印本:321.? 王贞仪的成长离不开家学熏陶,也离不开社会氛围。 1.明清思想变化 结合教材第85页,完成下列表格。 人物 时代 观点 王守仁 明代中期 李贽 明代后期 黄宗羲 明末清初 顾炎武 明末清初 王夫之 明末清初 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人人皆可为圣人 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肯定合理欲望 个性解放 经世致用 (阳明心学)将儒家的至善之性通过道德本心,落实于主体的是非知觉之间…它也给了每一个普通人冲破道德藩篱的勇气。 ———《中国哲学史》下册 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黯然失色。 ———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王阳明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2.明清文化的发展 作者 著作 特点 施耐庵 《水浒传》 最早的长篇章回体 白话小说 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 吴承恩 《西游记》 神话小说的杰作 吴敬梓 《儒林外史》 讽刺小说的杰作 曹雪芹 《红楼梦》 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市民力量对于封建社会的巨大冲击在思想观念中所引起的回响,……文人们从关怀商人到一步步接近市民文学。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 小说发展 明清易代的巨大变化,也给文化界带来相当激烈的冲击。……洪昇的《长生殿》传奇和孔尚任的《桃花扇》传奇…表现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南洪北孔”也成为清代传奇创作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 ———《中国戏曲史》 孔尚任的《桃花扇》的女主角李香君“不慕虚荣,不畏强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