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82710

第12课 词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235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12课,四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学设计
  • cover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情境导入 1.课间播放的是羽·泉《辛弃疾》,歌词中,80%都是摘抄自辛弃疾的词。我们今天就去学一首辛弃疾的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出示目标 ①在诵读中感受《破阵子》的风格特点; ②在品读中把握《破阵子》的复杂情感; ③在比读中体会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二、诵读感知 1.初读,读准字音。 2.再读,读准节奏。注重引导“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停顿。 3.三读,初谈感受。 →引出“壮词”,让学生谈谈从哪句读出这种感受。 →落实词牌名和词题 → 提醒:要养成关注文章题目的意识和习惯。 三、品读,感其壮 1.再读,说说哪句最能印证标题中的“壮词”,展开联想想象,多角度加以描述。 我读 这句,仿佛看到(或听到/闻到/尝到……) 2.你们刚才所联想想象的声音画面,是辛弃疾的眼前之景吗? 3.辛弃疾的理想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然而现实却是“可怜白发生”。 →“ ,可怜白发生!” 那“醉”“梦”是往事还是现实? →哪种更可怜? →用“可怜 ”来形容此刻的辛弃疾。 梁启超:“无限感慨,哀同甫亦自哀也。”(《艺蘅馆词选》丙卷引) 4.小结:世上之事,本不能心想便事成。南归之后的辛弃疾,以为能了却君王天下事,却不曾料到最终只能悲白发。 再读,读出“可怜”背后的微妙情感。 四、知人论世 1.为何年少扬名一心向国的辛弃疾,最终只能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呢?这得从他的身世说起: 辛弃疾生于金国,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 结合材料,说说辛弃疾满腹经纶,反复上书,一心向国,不断呼喊,为何却不被重用? →引出“归正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林升《题临安邸》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南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南宋参政知事史浩在思想上对南归的豪杰志士很不以为然,甚至是歧视。史浩曾经与张浚辩论,提出“中原决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的观点,并蔑称北方归来者为“归正人”,不赞成对“归正人”委以重任。史浩之后,南宋境内,“归正人”受到歧视,被认为怀疑有异心。南宋朝廷规定,归正官员,只允许添差某官职,而不厘务差遣,即只给一个闲散的官职而并无实权。此后,南宋坚持宋朝立国以来猜忌武将的国策,并猜忌“归正人”。 2.辛弃疾作为一个“归正人”,被南宋朝廷闲置了20年。20年的时间让他脱离政界,只许旁观,不得插手,也不得插嘴。纵然胸有“万字平戎策”,又有何用?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zī]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少年时事,戏作》 读:悲壮地读、遗憾的读、无奈地读→你读懂辛弃疾为什么自号“稼轩居士”了吗? 3.如果这两首《破阵子》和《鹧鸪天》满是遗憾与无奈的话,能否从下列词中任选一首,试从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角度比较等方面,读出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异同呢。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