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94820

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共30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475151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0张,第二,必修,2019,地理,人教
  • cover
(课件网) 学习目标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则。 2.认识到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才能持续发展的道理。 3.能够举例说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20年后,你期望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拥有我们所期望的未来? 《2032:我们期望的未来》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人教版课件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不同历史时期人地关系 采集渔猎时代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化时期 人地思想发展阶段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和谐 人地关系特点 环境对人类制约较强,人类对环境影响较弱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局部生态破坏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局部污染演变为公害 谋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后果 环境问题不严重 环境趋于恶化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 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联合国召开了一系列环境与发展会议,推动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①可持续 不只顾短期利益、"杀鸡取卵" 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坚持科学发展 不放弃 不减慢 不倒退 ②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栽力相协调;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増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生产废弃物 环境资源 生活废弃物 环境资源 物质产品、资金等 劳动、科技等 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 代际之间,人与物种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公平。eg: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 强调权利共享(共享资源和环境) ②持续性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有限,人类的活动要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eg:休渔制度、轮牧制度 强调的是承载力,适度利用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 ③共同性原则: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全人类共同参与。eg:建立世界环保联盟 强调共担义务(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解决环境问题) 全球合作 公众参与 活动:理解“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须有所区别。就下列观点展开讨论,提出你的看法。 从历史的角度看,环境问题的出现有一个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在人类燃烧化石能源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因此,发达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 从资源消耗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人口少,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少。两者均对环境问题负有责任。 从开发和保护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环保标准高,资金投入大,生态环境好;发展中国家因为过度开发而造成生态破坏。因此,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责任。 ①“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发展机会上的公平性原则。 ②根据这个原则,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③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对点训练1 1.图中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