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02672

统编版七年级下第15课《驿路梨花》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54353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七年级,15课,驿路梨花,课件,34张
  • cover
(课件网)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 殊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纳兰性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 参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陆 游 驿路梨花 彭荆风 彭荆风,当代作家。他只读过两年初中,1949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文化大革命”中,受反革命集团迫害,坐了七年监 狱。打倒“四人帮”后重新提笔写作,《驿路梨花》是重新提笔后的第一篇。 作者档案 注音  喷香(pèn)  竹篾(miè)  驿路(yì)  修葺(qì) 菌子(jùn)  折损(sǔn)  简陋(lòu)  麂子(jǐ) 露宿(lù sù) 陡峭(dǒu) 撵走(niǎn) 悠闲(yōu) 恍惚(huǎng) 火塘(táng) 晶莹(yíng) 划分部分,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 1———8 ):主要写“我们”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 第二部分( 9———12):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饥饿疲劳。 第三部分(13———28 ):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 第四部分(29———36):主要写梨花妹讲出小屋的来历。 第五部分( 37 ) :热情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洁白的梨花开遍大地。 课文中写了哪些人?(按出场顺序)这些人为小茅屋作了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快速阅读课文,填写下面表格。 出现次序 人物 所做好事 做好事的时间 1 2 3 4 5 出现 次序 人物 所做好事 时间 1 “我”和老余 投宿、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一天早上 2 瑶族老人 专门送粮食 前一天晚上 3 梨花妹妹 照料小茅屋 前几年姐姐出嫁后 4 (解放军) 盖小茅屋 十多年前 5 (梨花) 照料小茅屋 解放军盖小屋后、出嫁前 向哈尼小姑娘学习 吃了人家的补上方便后人 向解放军和梨花学习,接姐姐班 向雷锋学习 向解放军学习 挑战1:请你以“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的经过来复述小说。 挑战2:请你以小茅屋的建造和照料的过程来复述小说。 十几年前 解放军路过 建小茅屋 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 梨花姑娘 出嫁后 妹妹接着 照料小茅屋 瑶族老人 借住 照看小茅屋 “我们”路过 住宿,修屋 1 2 3 4 5 插叙 插叙 插叙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我”和老余一早一晚的见闻 2、本文的悬念贯穿全文,这个悬念是什么? 小茅屋的主人是 谁 二个误会 三个悬念 四写梨花 五件好事 哈尼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 两个误会 你能找出这两次误会在什么地方吗? 我、老余,见到小茅屋。 茅屋主人是谁 ? 不是他。瑶族老人是专门运粮食的。 主人是他?? 喂!你们谁是梨花啊? 茅屋定是你们的啦? 是他们修的小茅屋呀! 这才是梨花! 可你见不着喔! 她出嫁了 真是驿路梨花处处开呀! 三次悬念   你能找出这三次悬念在什么地方吗 悬念一 悬念二 悬念三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到底谁是房子的主人呢? 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 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 主人家到底是谁? 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 解放军为什么要盖小茅屋? 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波澜起伏 引人入胜 (悬念) (悬念) (悬念) (误会) (误会)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 小茅屋的真正主人是谁? 梨花吗? 梨花的妹妹吗? 瑶族老人吗? 解放军叔叔吗? 茅屋的建造者、 照管者都是主人 四写梨花 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自然界的梨花 “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 写人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