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05585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共70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4-06-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294687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哲学,必修,统编,政治,高中,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视频导入新课———对立统一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开枪: 你死我亡,一木系两命 统一: 两者命运统一于一根木头 不开: 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 对立: 两者之间随时都可能相斗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 辩证 唯物论 唯物 辩证法 总特征 (基本特征)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根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 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形而上学 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矛盾分析法,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3.1) 矛盾(对立统一规律)(3.3) 发展(3.2) 构成、引起 根本内容 根本动力 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 世界的状态 世界的本质 对立 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 规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总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议题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 议题二:如何理解矛盾问题的精髓? 议题三:怎样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矛盾的含义: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例如: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特别提醒】 (1)“事物内部”强调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此外,事物之间也存在对立统一关系,矛盾是普遍的。 “事物内部”还强调构成矛盾的双方必须处于“同一体”中,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能构成矛盾。 议题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特别提醒】 2.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与统一关系两者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1.矛盾双方对立的关系:(生对死;存对亡;弱对强) 2.矛盾双方统一的关系:(有生才有死;无弱就无强) 矛盾双方的“对立”不能仅仅理解为“打架”、“冲突”。 哲学上,相反的东西就是对立。如:善与恶,美与丑。 【特别提醒】 3.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生活矛盾混为一谈。 (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 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人为制造,具有主观性) 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具有客观性) 逻辑矛盾:“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生活矛盾:“甲同学和乙同学吵架了” 哲学矛盾: 对立和统一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例如: 没有黑,就无所谓白; 没有丑,也无所谓美; 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 没有正确,就没有错误; 没有先进,就没有落后; (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自然界中的共生现象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标志词:依赖、合作、包含、转化、渗透、贯通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2.矛盾的基本属性: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失败是成功之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