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05627

11.2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631538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思维,11.2,政治,必修,选择性,统编
    (课件网) 逻辑与思维 总论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分论:方法 运用 教材知识脉络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二、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二)联想思维的方法 因此有人说,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有联想的参与。 试一试:看到上面的事物,你会联想到什么呢? “美人鱼”的形象,由少女的形象与鱼的模样重组和加工而成; “狮身人面”的形象,由狮子身体的形状与人脸的形象重组和加工而成; “龙”的形象有九似,即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联想感悟:可见,凡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事物都不能没有联想的参与! 思考:以上通过联想是随意想象出来的吗?背后有什么依据吗? 事物之间是普遍的、客观的联系! 不是随意的! 联想思维的客观基础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 联想思维的基础:P99-1 (1)客观基础: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联想思维是对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反映。 离开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思维中的联想只能是臆想。 臆想 喜鹊与喜事 乌鸦与丧事 喜鹊叫喜 乌鸦报丧 不存在客观联系 (2)生理基础:人的大脑的工作机制 人的大脑会根据主体的需要、兴趣、知识结构、个人经历等,将其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归档,分门别类地储存在记忆之中。 当主体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大脑会根据问题的性质,对相关事物的的认识进行联结,产生回忆,在触类旁通的探索中寻求问题的解决。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1、 联想思维的基础:P99-1 联想思维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2、 联想思维的含义: 就是将记忆中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进行联结与思考的思维活动。 特别提示:联想 ≠ 简单回忆 联想不同于简单的回忆,而是带有思维加工的成分。 联想思维是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系的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联想思维的依据 3、联想思维的依据 它是依据事物之间的相似、接近或对比的关系,将看上去毫无关系的认识进行可能的联结。 (P99相关链接) 联结的 主要途径 时间、空间的途径(外在联结) 性质的途径(内在联结)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时间联结: 上一次吃香蕉,是在昨天; 空间联结: 在姥姥家、妈妈买的; 性质联结: 是姥姥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联想思维的思维机制 知识拓展:联想思维的思维机制(类型) 相似联想 是由一个事物外部构造、形状或某种状态与另一种事物的类同、近似而引发的想像延伸和连接。 相关联想 又称接近联想,是指由一种事物的经验联想到另一种在空间或时间上和它接近的事物一种或多种相同而又具有极为明显属性的联想。 对比联想 又称相反联想,是两种事物在性质、特点上相反所引起的联想。 因果联想 源于人们对事物发展变化结果的经验性判断和想象,触发物和联想物之间 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如:飞机—小鸟;超声波———雷达;松柏—坚韧;春天———新生 如:1949—新中国成立,6月8日想到高考,天安门—升国旗仪式 如:由白天想到黑夜、由成功想到失败,由真善美想到假恶丑 如:由海水污染联想到海洋生物的死亡;由空气污染联想到全球变暖 (一)联想思维的含义 4、 联想思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