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06828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课件)

日期:2024-05-0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8707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 cover
(课件网) 月 夜 忆 舍 弟 杜甫 文题释义 月夜忆舍弟 点明时间 点明事件 点明人物 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文学常识 家大舍小令外人 谦词与敬词的用法,过去有个七字诀:“家大,舍小,令外人”。 先说“家大”。“家”是用于对别人称自己长辈和年长的平辈的谦词。例如自称父亲为“家父”或“家严”,母亲为“家母”或“家慈”,叔父为“家叔”,哥哥为“家兄”等等。 其次说“舍小”。“舍”本来是房屋的意思。如说“茅庵草舍”“寒舍”“茅舍”都是自谦之词。“舍”是用于对外人称比自己年龄小的家人用的谦词。凡是辈份小,年龄小的家人都冠以“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再说“令”。“令”是敬词,凡是称呼别人家中的人,无论辈份大小,男女老少都冠以“令”字,表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亲属为“令亲”“令兄”“令妹”,儿子为“令郎”,女儿为“令嫒”等等。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有《杜工部集》。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所作。此时距安史之乱爆发已有四年。乾元二年七月,杜甫由华州弃官,携家客居秦州。秦州位于六盘山支脉陇山的西边,当时属偏远的边郡。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杜甫的几个弟弟当时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此诗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写作背景 四百年后的一天,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读到这首诗说:浅浅语使人愁。 八百年后的一天,明代文学家钟惺读到这首诗说:含情往复不可言。 一千年后的一天,清朝爱国诗人杨伦读到这首诗说:凄楚不堪多读。 那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又会读出什么样的滋味呢? 朗读课文 注意字 音 与节 奏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朗读课文 shù sàn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防驻军的鼓声。 指实行宵禁,禁止行人行走。 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 梳理诗意 诗意:边防驻军的鼓声禁止人行走,边塞的秋天里有孤雁在鸣叫。 诗意:恰逢白露时节,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梳理诗意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到。 何况, 况且。 诗意:虽有兄弟却都分散了,已经没有了家,无法探问亲人的生死。 诗意:平时寄的家书尚且常常不能送到,何况现在战乱还没有停止。 分析诗歌 1.请你静静朗读《月夜忆舍弟》,想一想,在这首诗中,杜甫听到了什么?这些声音让你产生怎样的情绪? 他听到了戍鼓声和一雁声。 夜深了,戍鼓敲起来,街道上静悄悄的,这时候听到一声大雁的叫声,凄凉、孤独、忧伤便油然而生。 分析诗歌 2.请简析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在诗中的作用。 ①含蓄点明正值战乱、时局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背景。 ②渲染浓重的悲凉气氛。 ③烘托人物沉郁的心情。 ④为下文表达对弟弟的忧思奠定感情基调。 分析诗歌 3.在《月夜忆舍弟》中的这个“雁”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