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08917

主题探究高中地理第九讲外力作用(38张)

日期:2024-05-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32001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主题,探究,高中,地理,第九,外力
  • cover
(课件网) 第九讲 外力作用 新课导入: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新课导入: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一个“咬”字,人格化的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翠竹的根深深扎在破裂的岩石之中的情景。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写出竹子高尚的品行和顽强意志。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这首诗中的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仍岿然不动,表达它的坚韧刚劲。 主题探究: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反映了地质作用是什么? 答案:   植物风化作用的真实写照。植物的根系生长在岩石缝隙中,使岩石破裂。 -5- 一、外力作用 2.地表形态: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础知识 -6- 二、外力作用与地貌 1.外力作用及相互关系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风化 、 侵蚀 、 搬运 、 堆积 、固结成岩等。 (2)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 -7- 基础知识 -8- 三、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合理改造能趋利避害 如修建梯田, 填海造陆 等。 2.不合理活动产生消极破坏作用 如在坡地上耕作、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 等。 基础知识 -9- 难点突破: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0- 难点突破: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作用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水的流动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瀑布等 风 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 冰川 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 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 波浪 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 -11- 难点突破:沉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   作用因素 作用表现 作用结果 流水 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 山间河流流出山谷: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 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 风力 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 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 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 波浪 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 沙滩、潟湖 冰川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 冰碛地貌、冰碛湖等 典例应用:   结合我国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图中地貌的成因,正确的为 A.图中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而成 B.图中地貌的形成主要与板块张裂有关 C.甲、乙两座山脉的形成原因相同 D.丙河流由流水侵蚀而成,与断层无关 2.图中 A.①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B.②处可能形成于干旱环境 C.③处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D.断层发生在岩浆侵入之后 典例应用:    【详解】1.据图分析图中地貌的成因首先是由于地壳运动挤压导致岩层发生变形形成褶皱,之后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在断层处的地表岩石破碎被外力侵蚀形成河谷,所以该地貌的形成既有外力作用也有内力作用,A正确。该地貌的成因主要是因为受挤压并断裂,与张裂无关,B错误。甲山是由于断裂上升形成,乙山是由于背斜顶部隆起形成,故成因不同,C错。丙河是在断层处发育形成的,主要是因为断层处岩体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D错。故选择A。 2.①部位背斜顶部,根据岩层走向易储油气,并不储水,A错。②处为向斜,易储水不易干旱,B错误。③处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不会埋藏化石,化石主要存在于沉积岩层,C错误。图中断层处的岩浆岩也发生了断裂错位,这证明断层发生于岩浆侵入之后,若先断裂后岩浆侵入那么岩浆岩会进入到断层内,D正确。 答案提示:1.A 2.D   典例应用: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自然景观的四绝。黄山上部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