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1436

人教版必修2第四单元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共21张PPT)

日期:2024-06-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26226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PPT,21张,形成,初步,格局
  • cover
课件21张PPT。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写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邓小平出访日美后的的认识:学.科.网zx组卷易什么是对外开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1、试点———经济特区的创办(1980)珠海深圳汕头厦门澳门香港④依托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丰富 1979年4月,邓小平与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时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的优越条件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③侨胞多,有利于吸引侨资海南(1988) 我国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 ,它是在中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允许外国公司、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而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概念思考:什么叫经济特区? “特”在哪里? “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资金来源:利用外资为主 经营形式:以“三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为主。 产品以外销为主。 经济运行机制: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为主。 政策优惠:在税收、土地使用、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政策。厦门深圳珠海海南汕头1992年,在特区,外商实际投入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29%,外贸出口占全国出口总值的1/7。探究:这些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经济特区取得巨大成就后,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又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汕头厦门深圳珠海海南沿海城市(14个)南通秦皇岛天津大连烟台连云港青岛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广州沿海开放区珠三角闽三角长三角浦东环渤海沿江城市岳阳重庆九江武汉芜湖内地省会城市兰州乌鲁木齐西宁银川成都昆明南宁长沙南昌合肥郑州西安太原呼和浩特哈尔滨长春贵阳沿边城市塔城伊宁瑞丽河口满洲里黑河东兴珲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经济特区思考(1)右图中福州所处的位置是____(2)福州有哪两次开放的历史?(3)这两次开放的背景是什么?(4)这两次开放分别有何影响?(5)结合这两次开放的背景和影响谈谈你的认识。1842;1984第一次是鸦片战争战败后,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 第二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第一次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第二次推动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的交流福州是福建省的重要城市,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闭关自守落后挨打, 改革开放是富强之道珠三角闽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85年后,4个)结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1990年中央政府开发开放浦东 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③.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②.交通优势【思考】中央决定开发浦东地区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1.浦东开发的目的:2.浦东开发的有利条件:①.地理优势③.人才和技术和产业优势④.上海原有的经济基础 和社会文化基础较好上海南京杭州(目的、有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