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16072

1.1区域及其类型 高二地理同步 课件 (共48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3079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区域,及其,类型,高二,地理,同步
  • cover
(课件网) 1.1 区域及其类型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新授课 课程标准:   2.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能够结合现实中区域重新划分的案例,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人类的产业活动对区域变动的影响,理解区域存在动态性的特征。   综合思维:能够对现实中的区域划分实例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对区域划分的变动进行系统的解释。 区域认知:能够分析区域的相关资料,为行政区域的变动、新型经济区域的设立、特殊文化区域的存在等提供科学的解释;能够比较全面地评析某一区域划分的利弊,提出较为合理的区域划分建议。   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资料,规划不同的区域划分体系;能够查阅相关文献,运用时空思维,对某一现实区域的发展变化进行合理解释;能够结合已有资料,对现实区域划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 主题探究:     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我国主要地域差异包括: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异,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气候主要特征的差异,自然历史演变的主要差异,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方向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大区。又基于温度、水分的组合情况,以及三个自然大区各自的主导地域分异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七个自然地区。   1. 说一说,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异、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气候特征的差异、自然历史演变的差异、人类活动与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面的差异。 主题探究:     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我国主要地域差异包括: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异,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气候主要特征的差异,自然历史演变的主要差异,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方向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大区。又基于温度、水分的组合情况,以及三个自然大区各自的主导地域分异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七个自然地区。   2. 在我国三个自然大区的基础上,每个自然大区又划分为若干个自然地区。想 一想,其划分的主导因素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温度、水分的组合情况。如东部季风区又可以划分为华南湿润热带地区,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这四个分区既有温度的差异(从热带到亚热带再到暖温带、温带),又有水分的差异(从湿润区到湿润半湿润区)。 主题探究:     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我国主要地域差异包括: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异,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气候主要特征的差异,自然历史演变的主要差异,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方向的差异。根据这些差异,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大区。又基于温度、水分的组合情况,以及三个自然大区各自的主导地域分异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七个自然地区。   3. 你家乡属于哪个自然大区和哪个自然地区?描述其自然地理特征。 【参考答案】杭州属于东部季风区中的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自然地理特征是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以水稻土为主,物产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基础知识: 一、区域的特征   1.区域:区域是地球表面一定的空间范围。地理学中的区域还是一种空间思维,通过区域认知,人们实现对地球表面复杂多样性的认识、理解,并找出规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