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20311

高考地理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地表形态的塑造(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85934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解析,原卷版,塑造,形态,地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地理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地表形态的塑造部分(解析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组 (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中学学生在山西省太行山青龙峡景区研学活动中发现,这里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两岸岩壁直立,软硬岩层交互,陡壁下常有崩塌物堆积,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岩体崩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崩塌物主要来自硬岩层,是因为( ) A.软岩受风化剥蚀更快 B.硬岩的重力作用更大 C.软岩抗侵蚀能力更强 D.硬岩水土流失更严重 2.同学们提出的以下预防崩塌危害措施中,不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完成的是( ) A.岩土变形预警 B.危险岩体清除 C.气象水文预报 D.游客行为监管 【答案】1.A 2.B 【解析】1.软岩层岩性软,更容易被侵蚀,使得软岩层上部的坚硬的岩层失去支撑,在重力作用下崩塌,A正确;重力作用受岩层所处高度的影响,与岩性没有关系,B错误;同等外力条件下,坚硬的岩层抗侵蚀的能力更强,水土流失较软岩层更轻,CD错误。所以选A。 2.岩土变形预警可以运用GPS系统完成,A不符合题意;危险岩体清除需要用工程机械,地理信息系统不能完成,B符合题意;气象水文预报可以运用RS系统完成,C不符合题意;游客行为监管可以运用RS系统完成,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B。 【点睛】崩塌是指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发生突然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多发生在大于60°~70°的斜坡上。崩塌的物质,称为崩塌体。崩塌体为土质者,称为土崩;崩塌体为岩质者,称为岩崩;大规模的岩崩,称为山崩。崩塌可以发生在任何地带,山崩限于高山峡谷区内。崩塌体与坡体的分离界面称为崩塌面,崩塌面往往就是倾角很大的界面,如节理、片理、劈理、层面、破碎带等。崩塌体的运动方式为倾倒、崩落。 (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 ) A.古冰川发育的厚度 B.古冰川运动的方向 C.古冰川作用的规模 D.古冰川形成的时间 【答案】3.A 4.B 【解析】3.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冰川地貌主要分布于有冰川分布的地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有大量冰川分布,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均基本没有冰川分布。因此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羊背石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羊背石坡度判断哪一侧是迎冰面,哪一侧是背冰面,从而判断古冰川运动的方向,B正确;羊背石并不能反映古冰川发育的厚度、古冰川作用的规模和古冰川形成的时间,ACD错误。故选B。 【点睛】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第三级阶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海拔高,冰川广布。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 6.1996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运动的作用 B.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 C.上游水库的冲淤 D.汛期流域降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