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20326

高考地理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98119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整体性,解析,原卷版,差异性,地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地理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部分(原卷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组 (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增加将( ) A.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 C.加快下覆基岩风化破碎 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 2.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 ) ①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②冻土融化速率减缓 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④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3·福建·高考真题)沟口的冲出量与沟内残留物有关,2013,2019,2020年分别发生三次泥石流,其降水依次下降,泥石流量分别为11.50、11.91、11.02平方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2013年冲出量较少是由于泥石流爆发前( ) A.雨水冲刷作用较强 B.河道弯曲程度减弱 C.沟口内空间较大 D.土壤含水量较低 4.PQ切面堆积物为( ) A. B. C. D. (2023·福建·高考真题)唐朝时太湖流域未形成吴淞江河道,在北宋时期修筑江堤后,太湖面积萎缩,吴淞江河道趋于稳定,并成为太湖主要泄洪河道。近代以来,吴淞江逐渐成为上海海港港口运输的重要通道。根据材料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形成吴淞江北为杨柳,南为兼(芦苇)的主要原因是( ) A.坡向不同 B.热量差异 C.淤积状况不同 D.季风风向不同 6.唐晚期修筑河堤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河堤东侧冲刷加剧 B.吴淞江径流量增大 C.河堤西侧淤积增强 D.吴淞江含沙量增大 7.近代以来,吴淞江成为上海“米粮运输”要道,的主要原因是( ) A.吴淞江航运条件改善 B.上海工商业发展 C.吴淞江货运量大 D.上海港泊位不足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某研学小组计划在澳大利亚西部开展一次旅行并做野外考察。下图1为该团队初拟的四条活动线路,图2为澳大利亚三种典型自然植被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8.本次野外地质考察应准备的工具是( ) ①罗盘②雨具③冲锋衣④放大镜⑤手持卫星定位仪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9.若想在沿途欣赏到三种典型自然植被景观,则应选择线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0.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11.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季较长 B.有机物积累多 C.土壤肥力高 D.物种多样性高 (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该州( ) A.中部地势高,地形起伏和缓 B.黄河沿岸多种植玉米、水稻 C.南部为荒漠,草场退化严重 D.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分布广 13.图中( ) A.河流为外流河,属于黄河水系 B.龙羊峡水库有灌溉、发电功能 C.青海湖水位较高,补给倒淌河 D.沙珠玉河自东向西流,流速慢 14.京藏高速(G6)穿过该州( ) A.促进贵南纺织和印染工业发展 B.改善沿线城镇大气环境质量 C.加强共和与其他城镇之间联系 D.导致区域人口分布重心西移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