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20330

高考地理三年(2021-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城市与乡村(综合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83669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解析,原卷版,综合,乡村,城市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地理三年(2021-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城市与乡村(综合题)(解析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综合题 1.(2023·福建·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上海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通过对各种要素的集聚来促进郊区发展,1978以来上海郊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并通过建设大型购物中心来吸引入驻商家,促进新城发展 材料二:临港新城(L城)是产城结合的典范。其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通过铺设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和覆盖蓝色透水沥青路面实行,道路两旁草木林立,海风婆娑。其森林覆盖率已达50%以上。森林与滴水湖相得益彰,围绕滴水湖,形成各种各样的功能区。 (1)据图归纳从阶段I到阶段III郊区的功能区变化特点。 (2)说明阶段III各个要素流动对中心城区人口拉力作用。 (3)从集聚效应角度出发,评价大型购物中心对入驻商户的影响。 (4)说明临港产城发展模式中体现的自然环境协调功能 【答案】(1)数量增多(或密度增大) 种类增加(或类型增加) 规模扩大(或占地面积扩大) 有些工业区、开发区与卫星城融合(或产城不断融合、有些功能区不断融合、多功能区融合度提高) (2)①生产要素向郊区流动,就业岗位增加。或者促进经济发展或者收入增加或者产业转入郊区; ②居住要素向郊区流动,改善居住条件。或者增加居住地或者基础设施完善; ③消费要素向郊区流动,生活更加便利。或者消费条件改善,布局大型购物中心。 (3)利:商家集聚,共用公共设施,降低成本。扩大知名度(或影响力,市场)或消费群体(人流或客源),提高利润(增加收益)。 弊:加剧内部竞争,减少收益。 (4)[大气圈部分]:利用海滨(森林、湖泊),调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减小昼夜温差)或者写净化空气(减少空气污染、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 [环境污染部分]:循环利用再生地砖,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环境压力) [水圈部分]:铺设透水路面,增加下渗(减少城市内涝可能) [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保留生态空间(减少生态破坏) 【分析】本题以上海城市化进程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变化特点、工业集聚的意义、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个工业区、卫星城数量增多,各功能区数量增多,密度增大;后期又形成新的开发区,功能区的种类增加,类型增加;各功能区占地面积增大,规模扩大;由图可知第三阶段,有些工业区、开发区与卫星城之间不断融合,多功能区融合度不断提高。 (2)郊区的功能区不断增多,使得生产要素向郊区流动,郊区就业岗位不断增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居民者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随着产业要素的流动,居住要素也向郊区流动,增加居住地基础设施,郊区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随着居住区流向郊区,消费要素也向郊区流动,布局大型购物中心,生活更加便利。 (3)利:大量的商家集聚,共用当地公共设施,降低成本投入。大量的商家集聚,产生集聚效应,扩大知名度,增强影响力,扩大了消费群体,扩大市场,提高利润。弊:商家增多,加剧内部竞争,减少经济收益。 (4)大气部分:利用沿海海滨、森林、湖泊,调节城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小昼夜温差;或者利用海滨、森林、湖泊,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减轻空气污染。环境污染部分:由材料可知,通过铺设由废弃陶片制成的再生地砖,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环境压力。水圈方面:铺设透水路面,增加地面下渗,可以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城市内涝可能。城市空间结构方面: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森林与滴水湖相得益彰,围绕滴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