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20333

高考地理三年(2021-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地表形态的塑造(选择题三)(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65723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解析,原卷版,选择,塑造,地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地理三年(2021-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地表形态的塑造(选择题三)(解析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组 (2021·江苏·高考真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C.促进劳动力就业 D.提高城镇化水平 2.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 A.I B.II C.III D.IV 3.在我国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 ) A.集聚扩大 B.原地保护 C.均衡布局 D.分散迁移 【答案】1.B 2.D 3.A 【解析】1.据图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的方向为从生态功能区向经济功能区迁移,可知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敏感区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要将生态功能区的聚落迁移到经济功能区,B正确;增强功能区竞争力应该采取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交通网等措施,单纯的聚落迁移无法增强功能区竞争力,A错误;乡村聚落从生态功能区迁移到经济功能区是所有人群的迁移,促进劳动力就业说法有些片面,C错误;评价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模式I图无法判断城镇化水平的变化,D错误。 2.图IV中,聚落从靠近河流向靠近公路迁移,可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为主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为主,D项正确;A项只是单纯的从生态功能区迁移至经济功能区无法看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转变,A错误;B项只是乡村聚落从山地迁移至丘陵然后又迁移至平原,只体现了受自然要素的影响,B错误;C项小的乡村聚落向规模大的乡村聚落迁移,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本题选D。 3.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所学可知乡村聚落未来发展呈现三大趋势:1.城乡结合趋势;2.土地规模化经营趋势;3.空心村撤并的趋势,故可以判断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集聚扩大,从而提高乡村聚落的基础设施水平以及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A项正确;有些乡村聚落分布在偏远地区,气候条件恶劣、生存环境艰苦,不适合原地保护,B错误;乡村聚落数量多,空间分布不均,均衡布局显然不可能,C错误;乡村聚落一般规模不大,分散迁移不太实际且没有必要,D项错误,本题选A。 【点睛】乡村聚落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包括所有的村庄和拥有少量工业企业及商业服务设施,但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乡村集镇。 (2021·江苏·高考真题)河流流经平坦地形时常形成千回百转的曲流景观。下图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决定该地林地分布的生态因子是( ) A.气温 B.水分 C.光照 D.风向 5.在河流变迁过程中,河道景观的演化过程是( ) A.曲流→牛轭湖→林地→草地 B.牛轭湖→曲流→草地→林地 C.林地→草地→曲流→牛轭湖 D.草地→林地→牛轭湖→曲流 【答案】4.B 5.A 【解析】4.由材料可知,在大草原上形成了林地,一般草原上降水较少,在温度带一样的情况下形成林地的主导因素是水分,且该地林地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区,故B选项正确,ACD错误。 5.曲流形成后,河水仍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此时牛轭湖周围水分条件好,故林木生长较好,形成林地,随着泥沙淤积,牛轭湖最终变小直至消亡,所以水分逐渐减少,变成草地。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