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20369

高考地理三年(2021-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地球上的水(综合题一)(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57402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考,解析,原卷版,综合,地球上,地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考地理三年(2021-2023)全国各地真题分类:地球上的水部分(综合题一)(原卷版)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综合题 1.(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海背靠亚欧大陆,冬季其西部沿岸海城常有海冰形成。洋流系统对日本海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寒冷的末次冰期最盛期(距今约21—18千年),日本海几乎与外海分隔。在随后气候转暖过程中,于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再次变冷,日本海西部近岸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距今约8千年以来,日本海西、中和南部海城的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才呈现同步增强特征。图示意日本海位置及其现代洋流分布状况。 (1)分析在距今约17—15千年期间,日本海西部近岸海域上、下层海水交换强度显著降低的原因。 (2)有人认为现代对马暖流形成于距今约8千年,但也有人并不认同。基于所给材料,请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音河流域位于盛行西风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地区。巴音河在宗务隆山以南形成了大面积的冲洪积扇;2015年12月,当地对该区域巴音河出山口长约4km的河道进行了硬化。图a示意巴音河冲洪积扇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图b示意图a中P1,P2两点之间的水文地质剖面。 (1)分析图a中布赫特山西南麓山前区域发育较大面积沙丘的主要成因。 (2)如图b所示,巴音河河道所在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明显较厚,且在河道以南出现地下水溢出。请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3)指出巴音河出山口段河道硬化对其下游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3.(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要将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战略增量纳入国家水网统一调配,适度超前布局,充分发挥海水淡化水作为沿海缺水地区市政补充水源、工业新增供水和重要应急备用水源的作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利用,完善多元供水体系,维护区域水平衡和水安全。” (摘自《全国政协“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调研综述》) 结合我国水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特征,从资源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上述论断的合理之处。 4.(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上、中游蒸发的水汽会随大气环流输送,并在沿途形成降水。径流深度是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总量。近年来,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径流深度变化影响显著。 材料二图1为黄河中上游流域略图。图2为黄河中游两个时期径流深度空间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1)黄河中游地区两个时期径流深度空间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并指出造成径流深度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 。 (2)黄河中上游流域蒸发后的再降水,太行山西侧明显多于黄土高原,分析其原因。 (3)有专家认为,“南水北调”西线引水有利于黄河中上游流域的种植业发展。你是否赞同?试从水循环角度,说明你的理由。 5.(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荷兰(图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材料2:菲律宾(图2)每年都要遭遇大约20次台风,莱特岛是菲律宾遭受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长期以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2006年2月,当地连续两周暴雨,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导致数百人丧生,千余人失踪。 (1)据材料1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