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28867

12《纪念白求恩》第二课时(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0次 大小:1187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统编,上册,语文,七年级,学年
  • cover
12纪念白求恩 第二课时 学案 班级: 课时: 课型: 【认定目标】 1.学习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 2.学习对比论证,理解其作用。 3.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掌握成语的运用以及不同句式的作用和用法。 【复习旧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写出本文的分论点。 3.文章的结构是什么? 【共同探究】 ·区分叙议 1.再次默读第一自然段,分别标记记叙和议论的语言。讨论:夹叙夹议的写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教师明确:好。叙述部分既简明扼要地介绍出白求恩的概况,又为证明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2.反复默读第二和第三自然段,指出分别记叙和议论了什么。 第二自然段: 第一层:先记叙了 ,后议论 。 第二层:先记叙了 ,后议论 。 第三层:先记叙 ,后议论 。 第三自然段: 先叙后议。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再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小结:夹叙夹议的写法,不仅可以使人物、事件更加鲜明、生动,而且能够点明主旨,深化主题。我们今后在写作中也可以使用这种手法。 ·研习方法,学习对比论证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 对工作的态度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 对工作的要求 白求恩 不少的人 通过表格,结合我们学习过的论证方法,我们可以明确这两段文字使用了 论证方法。 2.精读文章第四自然段,思考问题: (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 ·品味语言 1.齐读第四自然段“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部分,说说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了什么样的句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2.其他特殊句式: (1)设问句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好处: 。 (2)双重否定句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好处: 。 3.再次朗读全文,用简单的语言且运用排比的手法描述白求恩,用双重否定句式评价白求恩。 4除了特殊句式的使用,文章还使用了大量的成语。 比如:写白求恩的精神,用了“ 、 ”等成语;写白求恩的逝世,用了“ ”这个成语;批评有自私自利思想的人用了“ 、 、 、 ”等成语;批评不安心本职工作的人使用的成语是“ ”。 品一品:使用这些成语的好处是什么? 5.用语贴切,遣词造句灵活是本文的第三大语言特点。一起来品味下面一段话,谈谈加粗的词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归纳整理】 1.归纳文章主旨。 2.本文有何写作特色? 【拓展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纪念白求恩 吕正操 ①白求恩大夫是全边区伤病军民最热心的救护者,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最忠实的赞助者,是全世界人类解放战线上最勇敢的战士。 ②他具有极高深的医术,有多少不可救药的伤病员经过他的治疗以后,从死路又回到生路来。有多少伤病员经过他的治疗,缩短了滞院时间而很快地又恢复健康。 ③他不但具有最高明的医术,而且具有最高度的创造力。他能在极为残酷的物质条件和极为残酷的斗争环境下创造出新的医疗组织和医疗办法,而把医疗工作进行在战况最激烈、炮火最浓密的前线上。 ④特别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对被压迫者具有强烈的同情心和崇高的正义感,在工作上具有无比的工作热情。他以援助被压迫者、反抗压迫者的精神,曾经从加拿大到西班牙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革命战争;他从西班牙又来到中国,到抗战最前线的晋察冀军区,在最艰苦的环境里,一直为中华民族解放战争斗争到最后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