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28959

地理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第1课时)优秀课件(共55张PPT)

日期:2024-06-1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302709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理,人教,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 cover
(课件网) 期末复习Ⅰ 课标要求 1.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学会使用地球仪和利用经纬网定位。 2.明白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及带来的影响与现象。 3.学会阅读地图上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例尺计算和高度计算,能够分辨地形部位及运用于实际。 4.知道海陆比例、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名称、轮廓特征、大体位置与各大洲分界线。 5.能说出海陆变迁的原因、大陆漂移学说的论证理由与板块构造学说的定义及带来的影响。 6.能分辨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识别气候特征并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重点及难点 1.说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理解这样划分的理由。 2.明晰地球自转与公转各自带来的影响与现象。 3.能够在不同的地图上指出方向。 4.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高度范围的计算,并且分辨地形特征并运用于实际地图应用。 5.说出板块运动方式及带来的影响、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及大致范围。 6.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辨出气候特征,并了解其影响因素。 课程标准 期末复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与地球仪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二、地球运动 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2、认识地球仪 3、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维度的定义、符号、方向与划分 4、经纬网的定位及应用 知识网络 1、自转的定义与带来的影响 2、公转的定义与带来的影响 三、地图的阅读 1、地图三要素 2、选择适用的地图 比例尺:三种表达方式、范围大小与内容详略 方向: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 图例:一些基本的图例识别 四、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地形图 2、分层设色地形图 3、地形剖面图 一、大洲与大洋 二、海陆变迁 1、海陆比例 2、七大洲与四大洋 名称 轮廓 各大洲分界线 1、海陆变迁的原因:自然与人为原因 2、大陆漂移学说:论证理由 3、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的名称与轮廓、板块运动的方式及影响、两大火山地震带 期末复习 知识网络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续上表 多变的天气 气候要素 世界的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预报 空气质量报告 气温 判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方法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 世界的气候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降水 含义、测定气温的变化 日变化、日较差 年变化、年较差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含义、形式及测量方法 降水季节变化规律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头脑风暴 1 攻克难点 3 试题精练 4 快问快答 2 章节知识大赛 任务一:地球与地球仪 任务二:地球的运动 每组成员认领题目后,进行组内头脑风暴,每次选出一人回答问题,答对记一分,答错不得分!(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头脑风暴 01 任务一:地球与地球仪 1~4组分别就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各阶段,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说出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人是谁?他依次经过了哪些大洲和大洋?证实了什么猜想? 要点梳理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依次经过了欧洲-大西洋-非洲-南美洲-太平洋-亚洲-大洋洲-印度洋-非洲-大西洋-欧洲;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任务一:地球与地球仪 请小组讨论后推出一位代表回答图上数据,并说明地球的真实形状。 表面积 。 赤道周长 ; 赤道半径 ; 6357千米 极半径 ; 平均半径 ; 6371千米 6378千米 约4万千米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大小示意 要点梳理 对比极半径和赤道半径长度可以得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任务一:地球与地球仪 要点梳理 项目 纬线 经线 定义 形状 除南北极点外,其他纬线的形状都是 形。 所有经线的形状都是 形。正对的两条经线组成闭合的经线圈。 长度 从 向 递减。 所有经线长度都 。 指示方向 数量 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圆 半圆 赤道 两极 相等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无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