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热现象 六、内能 能量转化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内能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B.不运动的物体没有内能 C.高温物体才具有内能 D.冰没有内能 2.(2022湖南益阳中考)下列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情境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 ( ) A.燃料燃烧时发热 B.用热水袋取暖 C.钻木取火 D.电动机带动水泵把地下水送到地面 3.【新独家原创】气动碰撞生热高温热风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高压高速气流跟机体部件和机体内的气体反复碰撞,形成的高温或超高温热风被迅速排出机体带动其他部件工作,下列成语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气动碰撞形成高温或超高温热风的方式相同的是 ( ) A.钻木取火 B.炙手可热 C.釜底抽薪 D.扬汤止沸 4.(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活塞压缩筒内空气,空气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方法改变内能。打气筒外壁的下部也会热,这是通过 方法改变内能。 知识点2 能量守恒定律 5.汽车刹车的过程中,会伴随着能量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此过程中能量的总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驱动汽车,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 性。 6.央视二套《是真的吗》栏目播出:人站在风车下就能让风车转动(如图所示)。原理是人体可以加热周围空气,热空气密度变小会上升,导致风车转动。 (1)人体加热周围空气,导致风车转动,其实质是内能转化为 。 (2)若风车正下方站的人越多,则风车转动越 。 能力提升全练 7.(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8,★★)下列关于内能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所以0 ℃的冰没有内能 B.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所以0 ℃的冰没有热量 C.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8.(2019北京中考,13,★★)如图所示, 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 ( ) A.试管变热的过程 B.水变热的过程 C.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时变成“白气”的过程 9.(2021四川绵阳中考,5,★★)实验室有质量1 kg、温度0 ℃的冰块和质量1 kg、温度0 ℃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块的内能等于水的内能 B.冰块的内能小于水的内能 C.将冰块放入水中,能量从水传递给冰块 D.将冰块放入水中,能量从冰块传递给水 10.(2023福建福州期末,9,★★)摩擦焊是一项新型焊接技术,利用强力的摩擦可以释放热量,使材料在其压力下重新成形。关于图中焊接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本材料没有内能,摩擦使材料获得了内能 B.图中两段材料未焊接时温度相同,故内能相同 C.焊接处材料温度极高,是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的 D.摩擦力越大,焊接区域材料的内能增加越多 11.(2022天津模拟,19,★★)(多选)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硝化棉被点燃,表明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B.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减小 C.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 D.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9云南中考,13,★)云南是爨[cuàn]氏文化的发源地,现存于云南某校的爨宝子碑被誉为“南碑瑰宝”,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被很多书法爱好者临摹。临摹时闻到淡淡的“墨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天临摹时,用热水袋捂手,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素养探究全练 13.【物理观念】如图所示,把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支架上,管中装一些酒精,然后用软木塞塞紧。用皮条缠绕在金属管上,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