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829936

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上册8.1光的传播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日期:2025-10-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494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京,传播,解析,提升,素养,上册
  • cover
第八章 光现象 单元大概念素养目标 大概念素养目标 对应新课标内容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制订初步的实验方案【P17】、【P19】 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能制订初步的实验方案【P17】、【P19】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特点 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P17】 探究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了解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探究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17】、【P19】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P17】 一、光的传播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光的直线传播 1.(2022北京西城期末)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 A.月亮    B.烛焰 C.发光的萤火虫    D.太阳 2.【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台灯顶部有一个开口的灯罩,夜晚,打开台灯,在它的上方一定高度处放一张大白纸,下列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图中黑色为阴暗区域) (  ) A    B    C    D 3.(2022广西梧州中考)早在公元前4世纪,墨家就做过小孔成像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是光的   ,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4.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选填“变长”“变短”“先变长后变短”或“先变短后变长”)。 知识点2 光速 5.【教材P210图片变式】如图为古代计时用的 日晷,人通过观察晷针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      来解释。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11 m,则太阳发出的光至少经过    s才能到达地球。 能力提升全练 6.(2023北京十一中期中,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C.太阳、月亮都是天然光源 D.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越大,成的像越清晰 7.(2022浙江宁波中考,8,★★)如图所示是一个放置于宁波某地水平地面上的简易计时模型,圭杆垂直底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一天内,杆影移动是地球公转造成的 C.一天内,正午的杆影最短 D.该模型依据杆影的方位计时 素养探究全练 8.【科学态度与责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首张黑洞图像 “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通过“甚长基线干涉技术”动用了遍布全球的8个毫米/亚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构建一个口径等同于地球直径的“虚拟”望远镜,用于黑洞探测。最终,天文学家捕获首张黑洞图像! 黑洞图像揭示了室女座中超大质量星系M87中心的黑洞,其距离地球约5 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黑洞周围的空间是弯曲的,黑洞本身不可见,看到的亮环是光扭曲以后形成的。 该图像的许多特征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完全一致,在强引力极端环境下进一步验证了广义相对论。通过研究这个图像,人类将揭示出黑洞这类天体的更多本质。 (1)在黑洞附近,光    (选填“能”或“不能”)沿直线传播。 (2)光年是    单位。 (3)照片中的黑洞图像    (选填“是”或“不是”)它现在的样子。 (4)M87中心黑洞距地球大约    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9.【科学探究】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1所示,她们给两个完全相同的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分析比较图1中的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成的像的形状与     无关; 分析比较图1中的甲、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物体所成的像的形状与     有关; (3)为了探究孔的大小是否影响小孔所成的像,应选择图2所示的    孔,然后用卡片覆盖并移动卡片以改变孔的大小进行实验; (4)人眼从半透明膜右侧观察,若将光源顺时针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