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3766

第9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25张ppt)

日期:2024-05-1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9707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9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5张,ppt
  • cover
课件25张PPT。第9 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知识体系—经济体制改革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改革策略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城市的改革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改革的深入发展 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要性的论述》邓小平的这段谈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思考: 阅读课文思考 : 党的工作重点是在什么时候的什么会议上确定转移的?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怎样转移的?此次会议的召开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意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两年徘徊两年徘徊; 真理标准大讨论,奠定思想基础。1、背景:2、时间、地点:1978年12月 北京3、内容:4、意义:……重大转折 ……新起点。 ……新时期 转移重心重新确立…思想路线政治路线转折一:“左”倾思想 ———实事求是转折二: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决定政策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第三次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第二次由城市转移到农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第一次 内 容 背 景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原因 为什么当时要用这些票证?说明了什么问题?二、经济体制的改革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A 假如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认为当时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当时农村实行的是人民公社体制,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办食堂,吃饭不要钱)。公社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极大的破坏。到1978年,仍有2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现实原因: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凤阳花鼓词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明朝“文化大革命”前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改革开放后抉择: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如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安徽、四川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逐步推向全国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生产队的农民冒着政治风险,自发实行了一包到底的责任制,这是人称“包大胆”的小岗生产队三名队干部。2.农村的改革 (1)原因 (2)过程 (3)主要内容: (4)意义:二、经济体制改革: (从农村到城市)农业大国 国民经济的基础 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