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852094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 科粤版上册 4.3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0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180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上册
  • cover
学科:_____ 教师:_____ 班级:_____时间:_____ 课题 4.3 质量守恒定律 备课教师 课时教学 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通过实验过程推导质量守恒定律定律,形成守恒观这一科学思维,强化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化学观念。 教学目标:1. 通过对几个化学反应的实验测定和实质分析,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树立用实验方法定量研究问题的意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学习 目标 基础目标:我可以通过对几个化学反应的实验测定和实质分析,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拓展目标:我会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挑战目标:我能树立用实验方法定量研究问题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时 重点 难点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运用。 突破方法: ①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分析现象和反应前后体系质量的变化,对比分析推导出质量守恒定律。 ②通过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原子、分子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知 识 点 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在化学反应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适用范围: 3、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均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4、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六个“不变”:元 不变;元 不变;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宏观) 原子 不变;原子 不变;原子 不变(微观) 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宏观) 构成物质的微粒一定改变(微观) 两个“可能改变”: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宏观) 分子数目可能改变(微观)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a.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b.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d.配平化学方程式及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e.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计算某一物质的质量(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不变) 教学 内容 (例题) 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了改变,但质量是否改变了呢 为此某校兴趣小 组的同学选择不同药品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资料: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②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现象] 反应后,甲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    (填“左边”“右边”或“中间”),甲组的结论为                。乙组同学观察到锥形瓶中有                的现象。反应后,乙组的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    (填“左边”“右边”或“中间”)。分析原因是                    。 [实验改进] 为准确测定实验结果,乙组同学换了胶塞,控制稀盐酸和大理石的用量,再次实验,天平指针指向刻度盘的    (填“左边”“右边”或“中间”),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反思]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进行实验时,需要在    装置中进行。 【考点】考察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设计意图】通过三组对比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提高实验探究的方法,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点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2.在高温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