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54557

第3课《我爱这土地》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71636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九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3-2024,ppt
  • cover
(课件网) 我爱这土地 ———作者:艾青 本文选自《艾青诗选》。 了解诗人及诗歌的写作背景,熟读并背诵这首诗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目标上 下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人。现代著名诗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抗战时期的作品多为觉醒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 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等。其诗歌以土地和太阳为主要意象。 作者简介 上 下 背景介绍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入侵中国,攻占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祖国山河沦陷,生灵涂炭,日军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在这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中华儿女纷纷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于1938年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愤恨。 南京大屠杀,尸体堆积如山 遭日军轰炸后的广州,满目疮痍,尸横遍野 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 诵读诗歌 朗诵要求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熟读诗歌,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爱国激情的?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虚拟 诗人 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无有依。 作用: 细读感悟 诗中的“鸟”歌唱了哪些内容?有何象征含义?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了 解 象 征 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写作手法。它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 通俗一点说,为了要说乙,因为甲跟乙有联系,所以只说甲不说乙,却让读者通过形象自己去领会乙,去理解抽象的象征义,就是所谓“托义于物”。 象征手法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知识链接 土地 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 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河流、风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象征光明和希望黎明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意象写实和象征手法交织 我爱这土地 意象 象征 鸟 土地 河流、风 黎明 诗人自己 祖国大地 抗争精神 曙光 鸟的歌唱为何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