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57062

2.3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0次 大小:5602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3节,学案,第二,必修,地理,高中
  • cover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自主梳理 一、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语言、艺术等。 (2)特点 ①独特性:地域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②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利用景观感受地域文化 ①自然景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是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 ②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景观 (4)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乡村景观 城市景观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乡村景观休现人地和谐理念,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2)乡村景观体现当地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例如,我国南方传统土楼是一种大型民居建筑,以圆楼和方楼最常见,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宅高田低" 土楼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地域文化影响城镇建筑 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 例如,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 (2)城镇景观体现地域文化 ①城镇中的各种建筑还反映了某种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例如,北京老城的四合院有鲜明的古都特点-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在全国各地的矩形院落中独树一帜。 ②一座城镇的空间格局,或整体或局部,也能反映某种价值追求。 例如,我国古代都城建设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合作探究 思考:该图中最适宜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哪片区域? 提示:丙 典型例题 例1图为某市中心城区规划示意图。该市为了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在建成区基础上将重点规划建设滨水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旅游服务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旅游 C.河流 D.交通 (2)与规划建设的滨水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旅游服务区对应合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④ D.④③① 【答案】 (1)D(2)B 【解析】(1)从图中看出,建成区附近有铁路、国道、高速公路及其出入口、火车站、高铁站、城市道路等。所以,建成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交通;建成区距离河流比较远,图中附近有较多的农田,地势平坦,因此不是地形,图中没有大型的旅游资源,国家湿地公园主要为宜居城市创造优美的环境。D符合题意。 (2)滨水居住区:应在布局B。在河湖旁边,所以应该布局在②;仓储物流区:应该布局在交通便利处,所以应该布局在③;旅游服务区:应该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所以应该布局在靠近国家湿地公园的①。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例2城市建筑包括居住类(商品房、城中村等)和就业类(商业、办公、工业建筑等)两大类型。下图示意深圳市2015年三个空间层次的轨道交通站点在不同距离范围内建筑量相对2009年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相比近郊区和远郊区站点,中心城区站点500米范围内的总建筑增量最大,是因为( ) A.中心城区站点附近房价高 B.中心城区站点附近环境质量好 C.就业类建筑对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更敏感 D.居住类建筑对与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更敏感 (2)近郊区站点居住类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