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57084

5.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3次 大小:1312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19,学案,第二,必修,地理,高中
  • cover
第五章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自主梳理 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同时,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又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当人类问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 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 主要环境问题 ①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 ②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③环境污染:太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 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合作探究 思考:最新研究表明,自2005年以来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有逐渐缩小趋势,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提示:氟利昂在世界上用于冷却目的,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室内冷藏、冰箱、电器的冷却等方面。当上述产品被废弃时,氟利昂也随之大量释放。氟利昂比空气重,释放后会慢慢接近臭氧层。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空洞。现在氟里昂被禁止使用了,但由于在科研领域其替代品一直没有被发现,因此当今一种对臭氧层危害相对较小名为“替代氟利昂”的气体正被广泛使用。我们应当避免氟利昂的违法遗弃,通过严格执行氟利昂的回收最小限度的防治臭氧层的破坏。 典型例题 例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沿海城市用地多向海洋扩展。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国家开始严格控制围海造陆的规模。下图为浙江台州市围海造陆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椒江口南岸滩涂面积较北岸更宽广,主要原因是( ) A.海水较浅,河流泥沙沉积速度较快 B.人类活动在此处围海造陆历史更长 C.气温较高,海水上升淹没此处陆地 D.海水顶托及地球公转导致河流偏向 (2)国家控制围海造陆的规模,主要是因为围海造陆会造成( ) A.海域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破坏 B.温室效应增强,海水蒸发加强,矿物质含量升高 C.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量增加,海洋污染日益严重 D.海洋面积缩小,海水水位升高,淹没了沿海岛屿 【答案】 (1)A(2)A 【解析】(1)A.受海水沉积作用影响,南岸海水较浅,河流泥沙沉积速度比北岸较快,A符合题意; B.人类活动在此处围海造陆时间没有判断信息,不能确定历史时间的长短,B不符合题意; C.气温较高,海水上升会淹没南北两岸,不会仅仅淹没一岸,C不符合题意; D.海水顶托及地球公转不会导致河流偏向,D不符合题意。 (2)围海造陆会使海水潮差变小,潮汐的冲刷能力降低,港内纳潮量减少,海水的自净能力也随之减弱,导致水质日益恶化;毁掉大批红树林,改变了海岸带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而围海造陆不会使温室效应增强,海水蒸发加强,矿物质含量升高、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量增加,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海洋面积缩小,海水水位升高,淹没了沿海岛屿。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A 例2.2018年10月10日和11月3日,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发生两次山体滑坡,在同一地点阻塞金沙江,滑坡后上游水位持续上涨形成堰塞湖。为方便及时抢险救灾,有两位记者利用无人机低空航拍技术获得白格堰塞湖的VR(虚拟现实技术)全景图(图b)。第二次形成的堰塞体在13日开始溃坝,溃坝初期洪峰流量达31000米/秒,形成的洪峰给下游河段带来很大的破坏力。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引起西南地区滑坡堵江事件多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河流下切 C.河流袭夺 D.暴雨频发 (2)关于金沙江在白格村第二次形成堰塞湖并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