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58686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教案

日期:2024-05-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655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 cover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目标解读】 【课程标准】 了解农村改革,认识邓小平对改革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 按照时间顺序知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认识改革的伟大意义;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研读“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知识拓展”等栏目,并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在这些思维过程的基础上形成概念,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发展过程;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 家国情怀 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理解改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适应时代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 【重点难点】 重点:1.农村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事业,如何能有效的改革?改革又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是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要解决这个课题,需要有一个探索的过程。那么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是从哪里起步的呢?让我们一起步入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一起来了解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新课探究】   一、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复兴之路的展厅里,有一件珍贵文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包干到户合同书。合同上按有小岗村18位农民代表的鲜红手印,上面的文字写着:“我们分田到户,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同学们,这些农民想要干什么? 他们准备分田到户。当时的政策允不允许呢?从“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句话可以看出,当时的政策是不允许的。那么为什么他们要冒着生命危险签下这样一份合同?这还要从当时农村遭遇的困境讲起。 1978年,安徽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旱。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放宽在农村的土地政策,把土地借给农民种粮种菜、生产渡灾。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个贫困村,一直靠吃政府救济粮过活。面对严峻的形势,农民决定冲破旧体制的限制,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合同签订一年后的结果怎么样呢?他们辛苦干了一年,第一年秋,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六倍多,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打心眼里乐开了花。这是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的照片,正是传递了这种喜悦。为什么会产生这样惊人的效果?包产到户前后,安徽流行的顺口溜,或者可以折射出当时农村的情况。 包产到户以前:“头遍哨子不买账,两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到了田头忘带锄,再去回家逛一逛。”同学们,这折射出当时农村怎样的生产状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 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乏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再来看包产到户之后:“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反映农村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包产到户之后,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生产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