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60459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8次 大小:172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七年级,学案,江南逢李龟年,峨眉山月歌,诵读,语文
  • cover
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一课时 学案 班级: 课时: 课型: 【认定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诗意,赏析诗句;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检测】 《峨眉山月歌》 1. 给下列划线词语写上拼音。 峨眉( ) 平羌( ) 渝州( ) 2.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半轮: 平羌: 发: 清溪: 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 1. 给下列划线词语写上拼音。 岐王( ) 2.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岐王: 寻常: 崔九: 【共同探究】 《峨眉山月歌》 1.划分朗读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诗歌大意 3.诗人远游是哪个时令? 4.诗人此行的目的地是哪里? 5.想象诗人行船于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 6.诗人渐行渐远,沿岸山重水复,月亮若隐若现, 诗人的心情怎样? 7.这首诗中有5个地名,你能找出来并分析作用吗? 8.诗歌主旨 《江南逢李龟年》 1.划分朗读节奏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诗歌大意 3.这首诗共提到了哪些人物? 4.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5.过去相见和现在相见感触是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6.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 7.分析后两句的妙处 8.诗歌主旨 【拓展练习】 (1)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点明远游,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3)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4)《江南逢李龟年》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的两句是: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峨眉山月歌》 1. é qiāng yú 2.半边,半个;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位于峨眉山东北;出发;清溪驿,在今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今重庆一带。 《江南逢李龟年》 1. qí 2.唐玄宗弟弟李范;经常;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九”是他在兄弟中排行。 【共同探究】 《峨眉山月歌》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诗人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 3.秋季 4.三峡 5. 抬头看到峨眉山间吐出的半轮秋月,低头看见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 6.传达诗人即将远离故乡外出闯荡,内心的憧憬和喜悦;以及离开友人愈远,愈加想念,衬托出诗人离开故乡的复杂情感。 7.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 五个地名的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很快,既传达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8.《峨眉山月歌》抒发了李白对祖国秀美的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没想到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3.李龟年、岐王、崔九 4.表示过去的:寻常、几度;表示现在的:落花时节;从写法上属于虚实结合。 5.欣喜、荣耀;辛酸、伤感。 6.国家的盛衰、个人命运的变迁 7. 运用反衬和双关,“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强烈反衬。“落花时节”是双关,既是写景,又暗喻社会、朋友和自身的境况如同落花流水,令人忧伤。 8.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了诗人对开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恋和伤感之情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 【拓展练习】 (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岐王宅里寻常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