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61271

(核心素养目标)1.7 微生物与健康 教案设计

日期:2024-05-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23547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目标,微生物,健康,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微生物与健康》教案设计 课题 微生物与健康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核心 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科学思维: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探究实践:能够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态度责任: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解追求的精神。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将了解越来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养成积极参与交流、选择吸纳信息的良好习惯。 重点 通过列举生产生活中人们利用微生物的事例,懂得微生物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思考观察工具和观察范围之间的关系。 难点 通过列举和探索,懂得微生物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过程 一、科学聚焦 导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以及作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预设: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看到了细菌、病毒和生物细菌等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在放大镜和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探知世界。那时候人们能够发现的最小的动物就是一些很小的昆虫。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人们走进了微观世界,探索更广阔的领域。 出示图片,展示观察工具的发展 小结: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导致了许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由此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汇报交流我们收集到的事例。 板书课题:1.7.微生物与健康 二、科学探索 整理资料 把收集的资料,选择某一方面填写“资料收集卡”。 可以把收集的资料,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出来。 汇报交流 交流小结 通过资料收集、整理、交流,我们知道有的微生物是有益的,有的微生物是有害的。 资料阅读 微生物与医药 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是第一个把微生物和疟疾联系起来的人。他利用显微镜观察研究发现,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发现了病因,那么防治手段就显而易见了,只有防止“微菌”进入人体才能避免疾病。因此,巴斯德强调医生要使用消毒法。向世界提出在手术中使用消毒法的约瑟夫·辛斯特便是受了巴斯德的影响。 过去,伤寒、鼠疫、传染病四处肆虐,人类对此束手无策。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细菌和病毒,并研制了许多对付细菌和病毒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1928年,英国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从而使千万人免于受肺炎等疾病的浸染致死。 疫苗是指以死亡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被注入人体后,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18世纪,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接种牛痘能让人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疫苗。 到了19世纪,巴斯德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发展了一项对人类进行预防接种的技术。据估计,免疫接种每年能避免200万至300万例因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麻疹导致的死亡。 实验证明: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蔓延,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 食品工业 生活中,我们直接和间接地使用了微生物生产很多食品。例如蘑菇、木耳是真菌,我们可直接食用;酿酒,制作酱油、醋、霉豆腐、泡菜、酸奶、面包、馒头、腊肉等也都要依靠微生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