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63113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15476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 cover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中的第一课,本课主要学习两块内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两部分内容之间为并列关系,都是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下,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情况。 本课为本书最后一单元中的一课,内容涉及之前所学七个单元,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教师要通过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本课知识与之前所学知识进行迁移。 【教学目标】 1.了解张謇等人兴办实业的事迹;了解近代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和特征。3.认识近代实业家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难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迁视频展示,创设问题情境,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展示2022年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核心素养 【讲授新课】 一、大起大落的经济现象 (一)概况:【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P120-121,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阅读课本,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表格,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张謇“实业救国” 1.梳理介绍张謇包含籍贯、身份、提出口号、创办企业 2.史料展示:张謇为何要弃官设厂? 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在日记上逐条记下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且注明: “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之得失无论矣。” ———《张謇全集》 材料二:从光绪二十年(1894)到二十四年(1898),洋纱平均每年从华北四口输入315278担,从长江中上游七口输入211935担,分别占华北华中两大市场的93.7%和86.4% 。 ———《中国棉纺织史稿》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列强的经济侵略愈发严重。 过渡:张謇的大生纱厂建成后,从1914年后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1917—1921年五年共获利560多万两。 (设计意图)史料展示,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黄金时代”:【合作探究】民国头十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为什么会出现? 材料一: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其时也。”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人教版《初中历史》 材料二: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对华主要消费品输出情况表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辛亥革命的推动;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设计意图)史料展示,学生分组讨论,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自主表达观点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四)了不起的企业家 (设计意图)图片展示,教师讲解,了解企业家的爱国事迹,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时代英雄,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五)阻碍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 (安徽芜湖)益新公司是山西太原人章维藩创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创建初期,芜湖地方乡绅以机器破坏风水和树立烟囱时要用童男童女活祭为由进行阻挠。 ———2010年8月12日《大江晚报·大砻坊》 材料二 1942-1944年,日本从华北煤矿掠走近2000万吨煤;1938-1945年,从当涂、大冶等地掠走1670万吨铁矿石,从长芦盐区掠走粗盐7600万担。战前,全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