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国计划通过建造人工月亮来节省照明电力,现在一切正在有条不紊的实施过程中。按照计划,三颗人造卫星将陆续被送入近地轨道,轨道高度为500公里。在这个轨道高度上,人造月亮每一个半小时就要绕地球转一周,所以不可能只有一个人造月亮持续照亮同一个地方。 据估计,人造月亮的亮度约为满月的8倍,可照亮一座城市的夜晚,每年可节省12亿元电费。人造月亮根本做不到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来满足照明需求,实施之后每年能够节省12亿元电费。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不断地交替。现代社会,人类在夜间的活动频繁,对夜间照明的需求增加。航天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人们对人造月亮的憧憬和试验。然而,人类真的需要人造月亮吗? 新课导入 第一章 地球运动 姓名 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 问题探究 01 区域认知 通过示意图,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特征。 04 地理实践力 搜集材料,了解人类对人造月亮的不同态度及理由。 03 人地协调观 通过观察,了解月相的变化,思考月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02 综合思维 结合材料,了解人造月亮的试验,比较人造月亮与月亮的差异。 核心素养 1 月亮 一、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一般思路 月亮对人类很重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02 已经有月亮了,为什么还要人造月亮? 03 人造月亮怎么造?是否可行?会有什么影响? 04 为什么会出现人造月亮的命题? 01 资料1 月亮 【问题】 1、回忆在学校观赏月相的变化,初一和十五有什么不同? 【问题】 2、农历上半月和下半月月亮凸向哪个方向? 【问题】 3、为什么月相有这样的不同?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俗称月亮。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一样,太阳始终照亮月球固定的半面。随着月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变换,我们看到的月亮的形状———月相也不同。月相呈周期性变化。(图1.20)。 资料1 资料分析 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黄昏至午夜可见),月球亮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月相变化由缺到圆; 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午夜至清晨可见),月球亮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月相变化由圆到缺。 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资料1 月亮 2 人造月亮的试验 资料2 人造月亮的试验 【问题】1.为什么人造月亮的亮度远比月光强? 【问题】2.扩大人造月亮照亮地表范围的可能性有多大? 【问题】3.在广州的你需要人造月亮吗?为什么俄罗斯最早进行人造月亮的试验? 在天空中挂上镜子,让它在黑夜中反射太阳光为地面照明———这不知是多少人曾经有过的幻想。1999年2月4日,俄罗斯“进步M-40”货运飞船携带了一面反射镜进入太空,进行人造月亮试验。这个人造月亮直径达25米,总质量不到4千克。按照设计,发射的光束将以直径5—7千米的范围扫过所经区域的地面;夜色中,发射光的亮度10倍于月光,足以让人读书阅报。然而,由于反射镜在太空中打开时出现故障,这次人造月亮的试验以失败告终。 资料2 资料分析 资料2 人造月亮的试验 【问题】1.为什么人造月亮的亮度远比月光强? 在天空中挂上镜子,让它在黑夜中反射太阳光为地面照明———这不知是多少人曾经有过的幻想。1999年2月4日,俄罗斯“进步M-40”货运飞船携带了一面反射镜进入太空,进行人造月亮试验。这个人造月亮直径达25米,总质量不到4千克。按照设计,发射的光束将以直径5—7千米的范围扫过所经区域的地面;夜色中,发射光的亮度10倍于月光,足以让人读书阅报。然而,由于反射镜在太空中打开时出现故障,这次人造月亮的试验以失败告终。 资料2 资料分析 主要从人造月亮与月亮的反射面的差异上分析。 首先,人造月亮实质上就是一种携带着大型空间反射镜的人造照明卫星,其所处的位置远比月球距离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