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67319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地表形态塑造》复习资料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66293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章
  • cover
地球表面形态 2.1流水地貌 (一)框架 (二)地形类型 地形类型 海拔(m) 地势起伏状况 平原 <200 地势平坦开阔,起伏不大 丘陵 200-500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m),地势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高原 >500 顶部宽阔平缓的高地,边缘陡峭 山地 >500 起伏大,陡峭,沟谷幽深,呈脉状分布 盆地 无要求 四周高,中间地;周围被山地、高原和丘陵环绕,地势相对较高;中部地势相对较低 (三)流水侵蚀的作用形式及对河谷形态的影响 作用形式 方向 对河谷形态的影响 溯源侵蚀 向源头方向侵蚀 河谷向源头方向伸长 下蚀 向下侵蚀 使河床加深 侧蚀 向河谷两侧侵蚀 使谷地展宽 (四)【知识拓展】河流阶地 1.阶地概念: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相对抬升到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的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简称阶地。 2.阶地组成:阶地由阶地面和阶地坡组成,阶地面是原先河谷谷底的遗留部分,通常向河流下方倾斜,有一定的连续性,阶地坡是后期河流下切而成,两者共同反映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阶地的形成过程: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过程中,在相对稳定堆积和迅速下切过程中形成的。另外也有诸如气候的变化形成的气候阶地;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阶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基准面而形成。无论哪种成因,都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图) 4.阶地的特点:河流谷地可以发生多次淤积和下切,从而出现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第一阶地,向上的另一级阶地成第二级阶地,以此类推。阶地级序通常由下向上标记,年龄越来越老、完整性越来越差。这是由于低阶地形成期较晚,形态保存比较完整,便于对比,而高阶地往往残缺不全。【阶地位置越高,形成时间越早】 5.阶地的类型:河流阶地按组成物质及结构分以下四类: ①侵蚀阶地———由基岩构成,阶地面上往往很少保留冲积物。 ②堆积阶地———由冲积物组成。根据河流下切程度不同,形成阶地的切割叠置关系不同又可分为:上叠阶地———是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上;内叠阶地———新阶地叠于老阶地之内。 ③基座阶地———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超过了老河谷谷底而达到并出露基岩。 ④埋藏阶地———及早期的阶地被新阶地所埋藏。 6.研究阶地的意义: 阶地是农业发展、聚落选址、建筑布局、沉积矿床及研究地质活动等的理想或重要场所。 阶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无论生活用水还是生产用水,水量都有保障; (2)阶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发展农业,粮食足仓实,仓廪实而人口多; (3)阶地地势平坦,建筑施工难度低; (4)阶地往往与河流沉积作用有关,河流从上游携带的泥沙,含有多种重金属砂矿,如金、锡在阶地沉积富集形成矿床。 河流阶地的形成条件: ①宽阔河谷; ②地壳抬升; ③河流下切。 曲流和牛轭湖 曲流【凹凸岸】 指流水拓宽河床的作用。主要发生在河床弯曲处,由于横向环流作用,使凹岸受流水冲蚀,凸岸受流水堆积,加宽河床,使河道更弯曲,形成曲流。 (1)河道平直段,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来判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河道平直段的右岸,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球相反。 (2)河道弯曲的河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来判断。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惯性,在惯性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3)根据聚落点和港口区位来判断。河流堆积岸处泥沙沉积,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点;侵蚀岸处河道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据此可以推测河流侵蚀岸和堆积岸的分布。 【记忆】 凹岸———流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