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867322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复习资料

日期:2024-09-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6次 大小:39465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四章
  • cover
必修1第四章《地球上的水》复习资料 4.1水循环 水体类型 水体的存在状态 气态———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数量最广,分布最广;固态———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高山地区 空间分布 海洋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 陆地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水量还不足全球水储量的3% 大气水———基本上是以水汽的形态存在 性质【咸水+淡水】 水体的数量关系 水循环 水循环的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 水循环图 水循环环节 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 水循环类型 ①海上内循环———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参与循环的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典例:未登陆的台风 ②陆上内循环———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参与循环的水量小(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对水资源的更新有一定作用,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典例:塔里木河、伏尔加河河水的蒸发、流域内的降水 ③海陆间水循环———海洋和陆地之间;使陆地水得到持续补充,水资源得以更新;典例:长江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 水循环的意义 ①促进水体不断更新。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在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②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从总体来看,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③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水循环作为大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储存和转化者,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缓解; 水循环的强弱及路径,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过程,乃至区域的基本气候特征; 水循环的强弱变化,往往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④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⑤塑造地表形态。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地貌得到发育、演化,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水循环的动力 太阳辐射(太阳能)+重力势能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①地表径流 修建水库、堤坝等工程可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在河流上游过度饮水灌溉导致下游径流量减小;填河改路、围湖造田等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形态。 ②地下径流 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等,破坏了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了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 ③大气降水 人工将于增加局部地区的降水;“旱改水”、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量 ④水汽蒸发(植物蒸腾)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增加蒸发量 ⑤下渗 “旱改水”、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城市铺设渗水砖等可增加下渗;破坏植被、城市路面硬化等可减少下渗 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量的最主要因素,与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 流域面积———与地表径流呈正相关 植被状况———植被能涵养水源,对地表径流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如:喀斯特地貌区、砂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地表径流少 蒸发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较大 人类活动———沿岸去睡会导致地表径流量减小甚至断流;水污染;植被破坏导致地表径流含沙量增加。 下渗的影响因素 地面性质———硬化地面,下渗少;沙质土壤,下渗多。 坡度———坡度大,下渗少;坡度小,下渗大。 植被———植被稀疏,下渗少;植被稠密,下渗多。 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下渗少;降水强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